美国丧尸电影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23:35
从1932年问世的第一部丧尸电影《白色丧尸》开始,到2017年的《生化危机:终章》上映,迄今为止,美国丧尸电影已经有数百部作品问世,这些作品在创造了极大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记录了美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独特的时代影像与历史印记。其富有特色的叙事和视听语言,形成了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全球电影语境中的一道独特景观。通过对美国丧尸电影独具特色的电影叙事、视听语言艺术以及其文化影响的深入探索研究,我们能够进一步的对美国丧尸电影规律性的特征进行总结。最终,通过研究和学习美国丧尸电影的特点,我们方能更好地助力中国同类型电影的发展和进步。本文绪论部分,先简述了美国丧尸电影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通过以上几点来进一步明确论文的理论框架和核心任务,从而能够为论文后面主题的具体阐释做铺垫;第二章,对丧尸电影的定义及其与僵尸电影的区别、美国丧尸电影的流变做出说明以及简要的梳理;第三章,则是通过对美国丧尸电影叙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美国丧尸电影在叙事主题、叙事视角以及叙事结构三方面所呈现的不同内容及特征;第四章,则是通过对美国丧尸电影的视听语言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得出美国丧尸电影的独特视听特点:在视觉方面呈现的独...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2. 美国丧尸电影的定义和流变
2.1 丧尸电影的定义及与僵尸电影的区别
2.2 美国丧尸电影的流变
3 美国丧尸电影的叙事
3.1 叙事主题:最极端的异化与存在
3.1.1 最极端的异化:剥削的是血肉
3.1.2 最极端的存在:人性和生存的抉择成为常态
3.2 独创的丧尸视角叙事
3.3 叙事结构中的元素反转
4 美国丧尸电影的视听语言分析
4.1 美国丧尸电影的镜头语言
4.1.1 视觉象征符号:丧尸
4.1.2 景别与构图:丧尸与后启示录符号的融合
4.1.3 运动镜头:丧尸来袭
4.2 美国丧尸电影的色彩语言:腐烂元素
4.3 美国丧尸电影的听觉语言:失语的丧尸群体
5 美国丧尸电影的文化影响
5.1 社会文化影响
5.1.1 宗教教化的宣扬
5.1.2 实用主义的书写
5.1.3 以家庭为中心观念的传递
5.2 审美文化影响
5.2.1 对人性反思的倡导
5.2.2 对社会暴力的释放
5.2.3 对英雄主义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生化危机》解读丧尸电影的文化内涵[J]. 林鹂. 电影文学. 2018(03)
[2]论当代丧尸电影的文化焦虑及其快感建构[J]. 熊啸.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7)
[3]韩国丧尸电影的类型探索与社会隐喻[J]. 张燕,李宝蓝. 当代电影. 2017(07)
[4]美国丧尸电影的风格化特征[J]. 徐霁.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06)
[5]邪典电影: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J]. 李闻思. 文艺研究. 2017(02)
[6]僵尸、怪物、危机及其蔓延的寓意——从《釜山行》等韩国电影谈起[J]. 王欣然. 艺术广角. 2016(06)
[7]废土题材科幻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法研究[J]. 李丰. 电影文学. 2015(23)
[8]西方丧尸文化的前世今生[J]. 王树振. 世界文化. 2015(07)
[9]论丧尸电影的价值内核变迁[J]. 吴迪,田祥斌. 电影文学. 2012(04)
[10]社会危机和时代病:美国惊悚片的文化和类型模式浅析[J]. 许嘉. 当代电影. 2011(02)
博士论文
[1]华语恐怖电影研究[D]. 洪潇楠.吉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近十年美国科幻电影审美研究[D]. 张颖.西南大学 2014
[2]2000年以来美国恐怖片研究[D]. 王雅丽.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后工业化发展对科幻电影创作观念的影响[D]. 赵起.上海戏剧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456212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2. 美国丧尸电影的定义和流变
2.1 丧尸电影的定义及与僵尸电影的区别
2.2 美国丧尸电影的流变
3 美国丧尸电影的叙事
3.1 叙事主题:最极端的异化与存在
3.1.1 最极端的异化:剥削的是血肉
3.1.2 最极端的存在:人性和生存的抉择成为常态
3.2 独创的丧尸视角叙事
3.3 叙事结构中的元素反转
4 美国丧尸电影的视听语言分析
4.1 美国丧尸电影的镜头语言
4.1.1 视觉象征符号:丧尸
4.1.2 景别与构图:丧尸与后启示录符号的融合
4.1.3 运动镜头:丧尸来袭
4.2 美国丧尸电影的色彩语言:腐烂元素
4.3 美国丧尸电影的听觉语言:失语的丧尸群体
5 美国丧尸电影的文化影响
5.1 社会文化影响
5.1.1 宗教教化的宣扬
5.1.2 实用主义的书写
5.1.3 以家庭为中心观念的传递
5.2 审美文化影响
5.2.1 对人性反思的倡导
5.2.2 对社会暴力的释放
5.2.3 对英雄主义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生化危机》解读丧尸电影的文化内涵[J]. 林鹂. 电影文学. 2018(03)
[2]论当代丧尸电影的文化焦虑及其快感建构[J]. 熊啸.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7)
[3]韩国丧尸电影的类型探索与社会隐喻[J]. 张燕,李宝蓝. 当代电影. 2017(07)
[4]美国丧尸电影的风格化特征[J]. 徐霁.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06)
[5]邪典电影: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J]. 李闻思. 文艺研究. 2017(02)
[6]僵尸、怪物、危机及其蔓延的寓意——从《釜山行》等韩国电影谈起[J]. 王欣然. 艺术广角. 2016(06)
[7]废土题材科幻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法研究[J]. 李丰. 电影文学. 2015(23)
[8]西方丧尸文化的前世今生[J]. 王树振. 世界文化. 2015(07)
[9]论丧尸电影的价值内核变迁[J]. 吴迪,田祥斌. 电影文学. 2012(04)
[10]社会危机和时代病:美国惊悚片的文化和类型模式浅析[J]. 许嘉. 当代电影. 2011(02)
博士论文
[1]华语恐怖电影研究[D]. 洪潇楠.吉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近十年美国科幻电影审美研究[D]. 张颖.西南大学 2014
[2]2000年以来美国恐怖片研究[D]. 王雅丽.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后工业化发展对科幻电影创作观念的影响[D]. 赵起.上海戏剧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456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5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