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旅途》创作阐述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16 08:43
本文关键词:《孤独的旅途》创作阐述报告
【摘要】:《孤独的旅途》拍摄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吕店镇魏瑶村,历时七天,本纪录片以一个五岁即将上小学的女孩伍宝鸽为线索,展现了黑户人群的生存状态以及摆脱这一身份渠道不畅的现象。本纪录片从拍摄前期主题的选择到拍摄后期的剪辑制作,我都参与其中。在拍摄前期,首要的事便是主题的确定,之后便是纪录片的风格定位和节奏处理。在拍摄过程中,我和每一位主创进行深入沟通,确定了摄影风格,选择了拍摄场景。当然也和主人公做好沟通,使纪录片的拍摄效果达到最佳。在拍摄后期,剪辑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包括镜头的取舍、以及节奏和结构的安排,另外背景音乐的使用也要和纪录片风格保持一致。在拍摄工作中,我主要担任导演和摄影的职务,导演是剧组重要的主创,是一个剧组的灵魂,需要对纪录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本片也是我第一次深入参与摄影的作品,我从中体会并且学到了很多。当然本片还存在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也成为了我创作生涯中的宝贵经验。本报告我从导演、摄影以及创作体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纪录片 黑户 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52
【目录】:
- 毕业作品基本信息3-4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8
- 第一章 创作基本情况及选题阐述8-9
- 1.1 创作基本情况介绍8
- 1.2 选题特点8-9
- 第二章 纪录片《孤独的旅途》构思过程9-13
- 2.1 风格的设定9
- 2.2 主要人物的分析及形象塑造9-10
- 2.3 拍摄方式的选择及真实性表达10-11
- 2.4 背景音乐的运用11
- 2.5 预期效果11-13
- 第三章 拍摄过程及技法13-19
- 3.1 拍摄过程13-14
- 3.1.1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交流是关键13
- 3.1.2 对关键细节的捕捉——画面、声音及其相互关系是重要因素13-14
- 3.2 拍摄技巧14-19
- 3.2.1 引导观众情绪——对镜头和声音节奏的正确处理14-16
- 3.2.2 提升画面美感——光线、色彩、背景音乐的恰当应用16-17
- 3.2.3 表达拍摄内容——拍摄技巧的恰当运用17
- 3.2.4 空镜头的拍摄17-19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19-21
- 4.1 收获与成功之处19
- 4.2 缺点与不足19-21
- 4.2.1 影片的不够深入19
- 4.2.2 拍摄设备的限制19-20
- 4.2.3 错失最完美的声音20-21
- 参考文献21-22
- 附件22-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硕;;浅谈文化艺术类纪录片空镜头的影像意义[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21期
2 占跃进;;纪录片节奏的把握[J];声屏世界;2010年05期
3 景秀明;;在事实与虚构之间——论纪录片叙事的真实问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张欣;;纪录片音乐的特征与价值探析[J];中国电视;2013年10期
5 刘贺娟;;电视纪录片的色彩语言[J];记者摇篮;2002年09期
,本文编号:862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6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