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微雕艺术中的生命哲学
本文关键词:紫砂微雕艺术中的生命哲学
更多相关文章: 工艺美术 艺术创作 紫砂微雕 生命哲学 中国哲学 自然精神
【摘要】:紫砂微雕尤以微小纤巧见神奇。其最善于以小见大,能以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反映生机盎然、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呈现生命的本真,折射人生的真谛。紫砂微雕艺术在展现生命之力,表现生命之美时,有几点长处:第一,紫砂泥质朴实无华,本身蕴藏着生命的自然之道;第二,紫砂陶可塑性高,在处理艺术形象时,能游走于传统的具象和现代的抽象之间,从心所欲地营造意象;第三,精雕细刻,最见功夫,其技精微、其形细小、其神微妙、其韵灵巧;第四,适于结合超写实技法,写真逼真,写实生动。
【作者单位】: 江苏工艺美术学会;
【关键词】: 工艺美术 艺术创作 紫砂微雕 生命哲学 中国哲学 自然精神
【分类号】:J314.8
【正文快照】: Life Philosophy of Red Porcelain Microscopic CarvingsGU Hui-jun(Jiangsu Society of Arts and Crafts,Yixing,Jiangsu 214221)紫砂微雕艺术是紫砂陶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精细的工艺使其长于表现小事物,更使其拥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应该说,紫砂微雕艺术“小而灵”的特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论崇高美阐释的形态学维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王芳;;浅析宋元山水画之意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 宋玲玲;;顾恺之“以形写神”观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4 汪冬梅;;比德于“香草美人”——试论屈原楚辞的审美意象[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陶琳;;老庄美学与中国当代舞蹈的“舞动形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赵飞飞;;从“虚静”通向审美自由——庄子哲学的美学意义[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7 宫春洁;;论后语境与北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特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关海鸥;;汉英模糊语言地位差异的哲学理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高扬;;中国传统纹样的审美趣味[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戴旋;;江南园林建筑的美学意蕴探析——以拙政园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贾云娣;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4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平;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7 河红联;李n晌穆垩芯縖D];延边大学;2011年
8 高飞;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帆;中西绘画空间范式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鸥;《文子》新探[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岗;中国传统审美观与当代青少年审美心态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芳;试论中国画的线外之“线”[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曹娉懿;壶型设计创新的市场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降新宽;吴雯及其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尚天潇;浅论晚明画论的美学价值及当代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林颖;唐宋题画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又芳;从光的理想国到光因特网[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萌;马远山水画艺术程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小龙;紫砂泥色造型与互动性初探[J];江苏陶瓷;2003年01期
2 周洁平,吴贞裕;淳朴古雅的紫砂筋纹器[J];江苏陶瓷;2003年01期
3 徐达明;;陶与木的结合——创作紫砂造型随想[J];江苏政协;2003年05期
4 吴培林;;宜兴“紫砂热”的兴起及其思考[J];江苏陶瓷;2006年03期
5 吴震;谢曼伦;;紫砂工艺陶的历史与现状[J];江苏陶瓷;2006年03期
6 曹奇敏;;对紫砂造型创作和创新的一点认识[J];江苏陶瓷;2006年S1期
7 高湘君;;紫砂艺术之美之我见[J];江苏陶瓷;2006年S2期
8 周定芳;;紫砂“三泥”之我见[J];江苏陶瓷;2007年01期
9 盛鸣鸣;;有感紫砂传统造型——光货y|胎艺术[J];江苏陶瓷;2007年02期
10 陈顺珍;陈顺涛;;简析紫砂发展史[J];江苏陶瓷;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达;时顺华;;紫砂——宜兴的城市名片[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柳 许元强;紫砂申遗:一场艰苦的“保卫”战[N];无锡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丽 何振兴;为紫砂保护而“战”[N];宜兴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陈丽;紫砂议案“锻造”紫玉金砂[N];宜兴日报;2007年
4 吕宁;葛武英:寻找紫砂最初那份心境[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商报记者 原琳 米丽珊;紫砂行情火热暴露人才培养短板[N];北京商报;2011年
6 商报记者 陈杰;紫砂定价权引发业内热议[N];北京商报;2011年
7 吴方;紫砂泥绘量少质精[N];中国商报;2011年
8 商报记者 原琳 华建民;华建民:紫砂虹裳之寻[N];北京商报;2010年
9 陈建平 于会 心斋;紫砂雕塑的变与不变[N];北京商报;2011年
10 宜兴市文联主席 国家一级作家 紫砂文化研究者 徐风 (宜兴);中国紫砂界的七座丰碑[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召晴;紫砂产业平台化商业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胡付照;紫砂茶具的文化价值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3 吴潇园;紫砂茶具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4 侯亮;继承与创新—紫砂茶具的现代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杨柳;紫砂光器设计及其审美特质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年
6 刘硕;中国茶业博物馆“紫砂茶韵”展陈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7 刘林媛;宜兴紫砂茶具禅意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11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01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