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之美

发布时间:2017-11-14 01:23

  本文关键词: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之美


  更多相关文章: 霍去病墓石雕 艺术美


【摘要】:纵观历史,秦汉时期的厚葬之风异常盛行,其中,作为厚葬之风表现形式之一的陵墓雕塑,不仅对后世的墓葬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我国的艺术发展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本文以汉代陵墓雕刻的典型代表——霍去病墓石雕为例,从布局、材料、造型、意蕴等方面,来探讨蕴含在其中的艺术之美。
【作者单位】: 福建莆田学院艺术系;
【分类号】:J314.3
【正文快照】: 西汉茂陵霍去病墓石雕不仅是我国古代陵墓雕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陵墓雕塑中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作品,其造型各异、天趣宛然,以其独有的设置格局和艺术语言、宏伟的气势、博大深沉的意象,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特的艺术风采,无时无刻不震撼着世人的心灵。一、霍去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云慧;;对雕塑造型与材质肌理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年23期

2 梁露;;浅谈“应物象形”[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3 代琳丽;刁秀国;卢瑶;;中国传统雕塑审美意识对当代雕塑的影响——以巴蜀一带传统石雕为例[J];艺海;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青;;中国黄色文明的产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2 贾枫;;原始图腾由宗教祭祀的神圣功能向艺术符号化的演变[J];包装世界;2006年02期

3 葛英颖;;探议水墨人体画中的墨、象、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象松;;“器”的习得与“道”的修炼——兼及对书法本体身份的体认[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李晓宁;;浅析殷商时代的饕餮纹[J];当代艺术;2007年01期

6 何勇;;简论中国水墨画的发展状态[J];当代艺术;2007年02期

7 孙明洁;;从汉画像石题材看汉代艺术思想之一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8 黄长安;;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大舞台;2010年07期

9 刘首含;;浅析中国彩陶装饰艺术中的重复纹样[J];佛山陶瓷;2009年01期

10 冯作辉;;线的壮歌——霍去病墓及唐陵石雕线刻审美[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葛英颖;汉地佛教服饰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尚可;中外绘画融合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3 王璜生;语言与观念的嬗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4 周晋;写照传神—晋唐肖像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5 任大庆;生命的表白[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张建伟;选择转换与融创[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琦;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丹燕;塑造与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饶丽;罗尔纯油画艺术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4 闫超;延边朝鲜族传统民居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5 谭秀华;中国旧石器时代艺术初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沈洪利;毛笔与中国山水画[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波波;20世纪早期中国油画中的江浙文化体验[D];西南大学;2006年

8 刘永涛;朱仙镇传统建筑形态与格局的当代衍变及其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东娜;论“设计水墨”[D];延边大学;2006年

10 谢欣;后现代境域下中国传统图形的重生[D];汕头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兵;;晚唐以来的三教合一思潮及其现代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宋晓琛;;重回传统的当代性——谈李耘燕“巴蜀石窟绘画”作品的精神旨归[J];中国油画;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菁;;浅析霍去病墓石雕艺术的张力美[J];作家;2009年18期

2 李惠东;从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看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从西汉雕塑艺术看民族文化融合”艺术探讨之一[J];美苑;2005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智亮;浑然天成—再探霍去病墓石雕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梦溪;从孕育到升华[D];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

3 刘恺;岁月留痕[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4 李谨钰;汉代雕塑的艺术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运灿;“石为心化”[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张济军;中国写意雕塑之当代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钱亮;新中国大型主题性群雕中的集体创作[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8 唐本华;云南通海合院式民居的石雕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雅丽;厚重与灵动之美[D];湖北美术学院;2012年

10 牛志远;汉代雕塑雄浑写意风格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83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83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e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