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穆中的伟大——论大足石刻艺术人体美的含蓄表达
本文关键词:静穆中的伟大——论大足石刻艺术人体美的含蓄表达
【摘要】:人体造像在大足石刻艺术中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有着极富时代特色的个性表达。大足石刻人物造像所呈现出来的审美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主线却是人体美的含蓄表达,具有哲学和宗教文化的色彩,是一种诗意化的呈现。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一西方艺术理论家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较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似乎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因为能够具备“形式”特征的东西很多,范围极广,在不过分苛刻的情况下,“有意味的形式便是艺术”应该是成立的。当然,决不可以忽视其中所提示的比较关键性的东西,这就是“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龙红;王玲娟;;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龙娟;;郁达夫感伤小说的创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2 倪静;;浅论现代油画笔触的符号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3 平凡;;艺术的时代效应——对21世纪的设计观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彭琛;;意大利文艺复兴总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马建军;;现代主义理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6 杨春;;浅谈扬·凡·爱克的绘画艺术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闵丽;;浅析西方古代城市雕塑之世俗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8 向虎;;油画教学中的习作与创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9 朱红文;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和文化理念[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10 彭锋;;中西美学中的虚与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沈t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4 韩恩珠;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李涛;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曲爱香;孔孟荀的天人观及其生态伦理[D];浙江大学;2003年
7 周瑾;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浙江大学;2003年
8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陈琦;刀刻圣手与绘画巨匠[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10 魏泽崧;人类居住空间中的人体象征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菁萍;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历史透视[J];敦煌研究;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思飞;;试论中国传统服装美学与西方服装美学的差异[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胡敏;;论文化环境对中西民族人体美观念生成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潘绍棠;;雕塑艺术与人体美[J];艺术·生活;2001年03期
4 赵甫华;赵辉志;;清代砖雕群像[J];重庆与世界;2011年14期
5 胡南;徐李思;;“露”出来的文化——从一个侧面看华服[J];大舞台;2011年06期
6 佚名;;保持生活的信心[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8年07期
7 邓萍;王丽;马小骅;;旅游风景中的身体认知隐喻[J];贺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高洪智;;精美出于挥毫 巧妙在于布白——论书法的虚实[J];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张浩达;;视觉修辞在艺术创作中的诗性作用[J];雕塑;2011年03期
10 沈立晟;;美的本质在于形象地展示幸福要素的一角以及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煜;;对大足石刻治水和维修的体会[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2 陈卉丽;;浅谈大足石刻的装饰艺术[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江涛;;大足石刻:一部承载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想的文化巨著[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张赞勋;付林森;江东云;姚金石;;大足石刻风化物可溶盐形成及破坏作用机理[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5 崔海燕;陈锦安;;人体美学形象整体设计与构建的临床研究[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崔海燕;;面部美化年轻化整体设计与构建临床探讨[A];200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罗卫红;傅民魁;;面部侧貌美特征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8 刘晓燕;;人体美学向功能解剖学的渗透与面部青春重建术的进步[A];美容外科主诊医师提高班讲义[C];2004年
9 单正平;;“人造美女”的伦理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罗莉;夏福友;;把审美意识运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雨檬;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像抢救性保护维修启动[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谭显全;重庆市大足石刻列入教科书[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记者 白麟;我市将投上百亿打造大足石刻[N];重庆日报;2011年
4 记者 夏帆 通讯员 谭显全;大足石刻国际旅游节收官揽金111.5亿元建旅游大项目[N];重庆日报;2011年
5 记者 何方;大足石刻博物馆举行奠基仪式[N];重庆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罗成友 实习生 徐杨;大足石刻 走向国际的“文化演义”[N];重庆日报;2011年
7 崔小兵 本报记者 蒋维胜;续写“大足石刻”新传奇[N];中国质量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黄小驹;大足石刻即将安装“电子眼”[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张建平 彭军 人可;《大足石刻》纪念戳亮相[N];中国邮政报;2002年
10 新华社记者 张琴 徐旭忠;是谁让大足石刻负债三千万?[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兴华;象与像——《从西汉雕塑谈起》[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3 方英敏;先秦美学中的身体审美和身体问题[D];南开大学;2009年
4 冯楠;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风化机理与保护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东昕;体外甲床细胞培养、鉴定及组织工程甲床构建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大足石刻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龙莉;大足石刻花卉鸟兽造型艺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燕;刘海粟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4 崔乐;“裸露”设计手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5 陆晓;重庆大足温泉公园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刘春尧;四川雕塑传统的当代启示[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杨婕;女性腰臀形态美的量化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8 王冬月;北京市高中女生形体现状调查及影响形体美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9 邵昱皓;对水彩人体创作的思考[D];青岛大学;2009年
10 张晶镜;现代服装设计中性感美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96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96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