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拉奥孔的布莱克式隐喻

发布时间:2017-11-17 16:20

  本文关键词:拉奥孔的布莱克式隐喻


  更多相关文章: 拉奥孔 布莱克 隐喻


【摘要】:威廉·布莱克用他的"预言诗"创造了一个神话体系,并通过图文印本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体现着他的宗教观和艺术观。《拉奥孔》作为单幅作品在这个体系中显得极为特殊。在图像上布莱克运用文字说明对现成的拉奥孔雕塑的图像进行了转译,使之呈现出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意义。通过有意在画面中加入的希伯来语,布莱克传达了自己的历史观;通过将人物形象赋予新的身份和意义,布莱克表达出"堕落—救赎"的隐喻,从而把这件作品完全纳入到他自己的神话体系中,并成为他的图文印本宗教和艺术观的总括。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威廉·布莱克(1757—1827)一生最大的成就,就在于他自己创造了一个庞大神话体系,这个体系模仿《圣经》,从创世开始,讲到了人类的堕落以及最后的救赎,其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隐喻,以传达出他自己独特的宗教观。此外,他通过图像的方式把这个体系完整地叙述出来,这些就构成了被称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代鸣;;《怪物史莱克3》[J];视听技术;2008年01期

2 戴镏龄;论布莱克的“伦敦”[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7年03期

3 杰佛里·凯恩斯,朱雍;威廉·布莱克[J];世界美术;1983年02期

4 吴燕泉;;威廉·布莱克诗两首[J];文化译丛;1984年06期

5 蔡汉敖;介绍一位自学成才的诗人威廉·布莱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6 袁宪军;威廉·布莱克的灵视世界[J];国外文学;1998年01期

7 穆怀黎;怪物史莱克2[J];中学生(作文版);2005年05期

8 ;怪物史莱克[J];课堂内外(初中版);2007年09期

9 泡泡龙;;《怪物史莱克3》:永远幽默的绿色童话[J];流行歌曲(e乐族);2007年08期

10 ;《怪物史莱克3》[J];时代教育;2007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嘉祖;;谜米学:布莱克摩尔的文化研究——20世纪末文化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的重大突破[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西 提供;菲莱克斯去年12月产金8058盎司[N];中国黄金报;2010年

2 李满勋;温汉清这样经营莱克斯顿[N];中国纺织报;2007年

3 唐君燕;多家银行卷入莱克事件[N];经济观察报;2006年

4 袁晓明;媒体大亨难见阳光的交易[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紫丁香”——扬冠怒放的教育之花[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6 慕容;反弹琵琶 “莱克”之道[N];中国工商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明 江;绿怪物史莱克:“丑八怪”的胜利[N];中国商报;2004年

8 解耕;莱克沙出击 国内移动存储领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9 特约撰稿 汪红梅;莱克沙数码存储产品登陆中国[N];通信信息报;2004年

10 艾米丽·戈尔德·博特利尔(Emily Gold Boutilier) 美国阿默斯特学院 刘丹妮 译;布莱克的画作是块“磁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晓筱;图像、文字文本与灵视诗学[D];浙江大学;2014年

2 刘克东;趋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小说主题发展轨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卉;圣经引文与主题和布莱克神话的互文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凌慧艳;试析布莱克冲突的社会空间结构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牟平;威廉·布莱克与三位艺术赞助人[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林宋佳子;威廉·布莱克和佛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林芳;从结构主义批评看威廉·布莱克的诗歌[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景雪竹;威廉·布莱克绘画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毛爱宏;布莱克预言诗之诗歌形象的多元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谢奇苑;威廉·布莱克诗歌中的矛盾观点[D];贵州大学;2008年

9 刘佳;哈利勒·纪伯伦:20世纪的威廉·布莱克[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曼殊;潜江莱克水产公司绿色营销策略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96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96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