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石雕艺术的审美文化及其保护
本文关键词:侗族石雕艺术的审美文化及其保护
【摘要】:中国古代石雕在艺术审美上,历来以“形神兼备”而著称于世;在文化内涵的表现上有“传神”说、“得意忘像”说和“气韵生动”说。侗族石雕是在吸收中国古代石雕刻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自己民族的审美与文化。特殊的地域环境、历史民俗和“万物有灵”、“神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使侗族石雕艺术具有着自身的民族特色。
【作者单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0468005)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043043)
【分类号】:J314.3
【正文快照】: 贰月年第总541期在黔东南的侗族村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鼓楼、风雨桥和吊脚楼民居。然而就在这古朴典雅的木结构建筑中,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石雕建筑。据侗族碑刻记载,这些石雕大多是明清时期建造的,最早的已有500多年历史。它们与鼓楼、风雨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此,我们认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杰,王红;侗族石构艺术的审美与文化探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宗汉;;侗族乐器[J];乐器;1981年03期
2 黄才贵 ,吴永清;侗族的习惯法[J];贵州文史丛刊;1982年03期
3 张民;侗族“鼓楼”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4 杨权;略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侗族诗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5 王昌模;;撤婚记[J];中国民兵;1986年12期
6 王润身;龚力新;;南明侗族“圣婆”祭祀活动[J];民俗研究;1988年04期
7 世皑;;侗族生活习俗简论[J];民族论坛;1989年04期
8 彭垒;侗族生活方式文化[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9 王承祖;;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的天才创造[J];贵州文史丛刊;1991年01期
10 彭垒;;论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民族论坛;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曲冠杰;专家倡议创建侗文化生态保护区[N];光明日报;2001年
2 梁红波;神奇的鼓楼群[N];解放军报;2002年
3 范靖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N];中国人口报;2003年
4 记者 陈亚军;怀化建设四大文化基地[N];湖南经济报;2003年
5 刘心乔;华夏第一鼓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张河清;比较中凝聚特色 协作中凸显价值[N];中国旅游报;2005年
7 吴正光;旅游厕所不要“别具一格”[N];贵州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尹华平;广西凸现“生态博物馆群”[N];广西日报;2005年
9 杨志刚;唱着大歌富起来[N];贵州日报;2006年
10 匡益国;钟爱和坚守[N];贵州民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开忠;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志英;黔东南南侗地区侗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2 周振伦;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及建筑形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顾静;贵州侗族村寨建筑形式和构建特色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蔡亚玲;侗族村寨的礼物交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田李隽;侗族民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与文化适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阙跃平;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风雨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01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30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