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金铜佛像造型初探
本文关键词:小型金铜佛像造型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金铜 佛像 佛造像 造型 小型 北魏 佛教造像 菩萨 佛教艺术
【摘要】:正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佛教造像出现了大批高不盈尺的带四方床座的铜制金属小佛造像。小型金铜佛像俗称“板凳佛”(此类造像多数都带有一个四足小床)。这类小佛远从魏晋,再到隋唐,至宋而灭;佛教造像的形式特点几乎在小型鎏金铜像中都有所体现。(图1) 1、魏晋南北朝这类小型鎏金铜像的基本特点是:体积小,雕制精巧,不论是佛或菩萨,大多数都为单躯个体(也有极少三佛同殿、多宝佛造像等)。多为立像,赤足立于莲台之上,带有华美的背光,满雕飞天火焰纹饰图案,下有四足
【作者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艺术系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佛教造像出现了大批高不盈尺的带 四方床座的铜制金属小佛造像。小型金铜佛像俗称“板凳佛” (此类造像多数都带有一个四足小床)。这类小佛远从魏晋.再 到隋唐,至宋而灭.佛教造像的形式特点几乎在小型璧金铜像 中都有所体现。(图l) l、魏晋南北朝这类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申;佛教文物的研究与收藏[J];美术观察;1996年03期
2 丁明夷;;关于临潼邢家村出土鎏金铜佛像的若干问题[J];文物;1985年04期
3 田彩仙;;气韵生动与魏晋南北朝乐舞[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徐建国;;云冈石窟文化中“人的觉醒”的审美体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浩;;永乐宫廷造像的艺术价值和市场走向[J];艺术市场;2006年10期
6 张雯;;说说中国早期的金铜佛造像[J];东方收藏;2011年02期
7 韩保全;;长安出土的OI卢文铭鎏金铜造像[J];收藏家;1998年03期
8 金申;;解析数尊南朝的疑似佛像[J];东南文化;2003年10期
9 高强;;谈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式的美感[J];艺术教育;2010年01期
10 金申;;渝林发现的刘宋金铜佛像质疑[J];文物;199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瑞;;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动[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彭安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苏北开发及其影响[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文娟;;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梁伟;史玉明;谢智刚;王艳丽;;不同时期汉语散文的字同现网络之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5 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谣言和谣言控制——魏晋南北朝社会史研究的一个新视野[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极其社会影响[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晋文;;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农政策的继承与发展[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俊飞;;婚姻所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胡化现象[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何志国;;汉晋佛像研究综述及展望[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庆喜;;谈青州龙兴寺佛造像在巡展中的预防性保护[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伟忠;古代佛像收藏新宠[N];市场报;2008年
2 清龙;“佛像热”的因与果[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杜纪波;今春拍卖佛像专场实现“软着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于娜;佛像信仰的财富[N];华夏时报;2007年
5 刘东;佛像收藏的魅力[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吴国才;今春佛像市场缘何急剧萎缩[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钟禾;匡时秋拍佛像继续升温[N];中国商报;2006年
8 蒋兵;千年二佛[N];自贡日报;2007年
9 ;云冈千佛像[N];大同日报;2006年
10 晓芙;紫金铜佛夸耀乾隆工艺[N];中国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柏青;魏晋南北朝养生学术思想研究及其养生术应用辑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费泳;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5 李正晓;中国内地早期佛教造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7 伍成泉;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晓乐;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张悦;从《三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看魏晋南北朝汉语双音合成词的发展及演变[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凤东;儒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微;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的特征及其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亓文香;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看魏晋南北朝物量表示法[D];山东大学;2005年
4 周淑萍;论魏晋南北朝咏物诗[D];山东大学;2006年
5 吴捚萍;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态美学智慧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6 张立军;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范畴—“自然”[D];辽宁大学;2009年
7 沈晓梅;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洁;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谋超;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审美风格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韩雪松;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02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30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