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拉梢寺北周摩崖浮雕浅议

发布时间:2018-01-07 21:01

  本文关键词:拉梢寺北周摩崖浮雕浅议 出处:《装饰》2008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拉梢寺 摩崖浮雕 北周 尉迟迥


【摘要】: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是我国现存摩崖浮雕第一大佛,该石窟创建于北周明帝三年,由秦州刺史尉迟迥与比丘释道成合建。北周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在我国佛教艺术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Abstract]:The Buddha is the first Buddha of the existing cliff relief in China. The cave was founded in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for three years. The Buddhist statue art of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art development. The sculptured Buddha on the cliffs of the Lazhi Temple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is period.
【作者单位】: 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分类号】:J312
【正文快照】: 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又称大佛崖,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响河沟峡谷中。与显圣池、水帘洞和千佛洞石窟组成水帘洞石窟群,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石窟创建于北周明帝三年(公元559年),由秦州刺史尉迟迥与比丘释道成合建。现存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丹;从“观音”形态之流变看中国佛教美术世俗化、本土化的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彭肜;站在神的一边——略论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及其特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徐丽娟;;浅谈魏晋南北朝玄学之风对佛教造像的影响[J];美与时代;2006年04期

4 陈小鸣;云冈第二十窟佛造像的浑和美——先秦美学在北魏的成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2期

5 苏金成;;水陆法会与水陆画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1期

6 李桂红;中国汉传佛寺建筑与佛教传播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4期

7 罗徕;西藏岩画的文化内蕴与审美品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2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邱忠鸣;北朝晚期青齐区域佛教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5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6 张明学;道教与明清文人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马新广;唐五代佛寺壁画的文献考察[D];西北大学;2008年

8 邢莉莉;明代佛传故事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利波;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色墨关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睿;河南两汉画像砖艺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史宏蕾;禅宗与宋代禅画艺术的文化探索[D];山西大学;2006年

4 赵红瑶;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东方样式[D];苏州大学;2005年

5 唐珂;元代杂剧艺术对元代道教雕塑造型之影响[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6 张红霞;论景德镇传统釉上彩雕塑瓷[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7 毛小平;宋代以前道教太上老君石刻造像形象初探[D];四川大学;2007年

8 高燕;四川地区唐代石窟西方净土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赵明荣;永安寺壁画绘制年代考[D];北京大学;2004年

10 李静;中原北方与敦煌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考察[D];清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毅宏;;拉梢寺北周摩崖浮雕浅议[J];装饰;2008年10期



本文编号:1394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394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e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