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具象雕塑创作中轮廓线的艺术表现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7 08:14

  本文关键词: 轮廓线 具象雕塑 造型艺术 表现形式 虚拟空间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雕塑艺术是从平面到立体的艺术形式,进入20世纪以后,雕塑的形式开始多元化,如今的雕塑己不再是米开朗基罗“装入麻袋的马铃薯”所能统一概括的了,每一个艺术家都在以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着对人与自然的理解。造型艺术中的“线”是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雕塑艺术作为跳出二维的空间艺术,其轮廓线自然也与二维的绘画艺术有所区别。雕塑中轮廓线更强调整体,轮廓线是服务于整个雕塑的一个缩影,学习了解雕塑创作中的轮廓线,有助于加强在创作过程中的整体意识,使雕塑形体结构各就其位。其中包括比例、动态、结构;透视、方向;逆光、侧光、自然光;内轮廓线、外轮廓线;环境;虚拟轮廓、实际轮廓等。研究这些变量因素,可以方便清晰的解读轮廓线在雕塑作品中的存在规律和表现方式。本文将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方式,展开对轮廓线在具象雕塑创作中表现方式的研究。通过研究具象雕塑的轮廓线与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轮廓线在雕塑创作中的表现方式,来了解轮廓线在造型艺术中的应用。
[Abstract]:Sculpture art is from plane to three-dimensional art form. After 20th century, sculpture form began to diversify. Today's sculpture is no longer the same as Michelangelo's Potato bagged Potato. Each artist is expressing his understanding of man and nature in a different way. "Line" in plastic ar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of expression. Of course, the contour line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two-dimensional painting art. In the sculpture, the contour line emphasizes the whole, and the outline line is a microcosm serving the whole sculpture. Learn to understand the outline line in the sculpture creation. Helps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consciousnes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so that the sculptural structure is in its own right. These include scale, dynamics, structure, perspective, direction, backlighting, side light, natural light, inner contour, outer contour, environment, virtual contour, Study these variable factors, can be convenient and clear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tour in the sculptur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law and expression.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wa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our line of the figurative sculpture and the factors, and the expression way of the contour line in the sculpture cre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tour line in the plastic arts can be understood.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乙;;河流是北京城的轮廓线[J];新华航空;2010年02期

2 震祥;若原;;石月亮[J];中国民族;1990年02期

3 吉普林斯基;;《小园丁》[J];应用写作;2003年05期

4 吴忱;;怎样画儿童画 第二十一课 把简单的画复杂——装饰[J];当代小书画家;2003年05期

5 老杨;;拯救轮廓线做V脸美人[J];晚报文萃;2012年08期

6 ;史蒂文·海恩门(加拿大)作品创作技法[J];中国陶艺家;2007年02期

7 李向伟;图——底关系散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2期

8 杨永善;;论线在陶瓷造型中的应用[J];装饰;1985年02期

9 ;首届中国(宁波)国际商业摄影展 中国美术学院获奖作品[J];影像视觉;2007年03期

10 赵经寰;;形式美学入门[J];美术大观;199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袁海琴;姜秋全;;杭州西湖东岸城市轮廓线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毅;郝重阳;韩培友;顾德明;;基于聚合的图象轮廓线多边形拟合方法[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崔德华;王丹力;戴国忠;;轮廓线技术在笔式三维草图绘制中的应用[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06)论文集[C];2006年

4 李梅;毛善君;马蔼乃;;平行轮廓线三维矿体重建算法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祁伟丽;秦新强;王溪;宋丽平;;基于二维平行轮廓线重建三维表面的算法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晓娟;杨唐文;阮秋琦;;基于右半脸轮廓线特征的3D人脸识别算法[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王宇燕;张菊芳;沈海燕;韩蕾;付丽;;超精密毛发移植在发际轮廓线重建中的应用[A];2011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奉化江口中学 卓苏青;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线能力[N];美术报;2010年

2 河南 王威;CoreIDRAW进阶我的卡通女友[N];电脑报;2005年

3 记者 胡占富;点亮轮廓线 打造不夜城[N];哈尔滨日报;2011年

4 邱朱胜;女人痴心的爱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索炜;不会画画照样做动画[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6 河南 张强;安得广厦千万间[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7 WAQ 张树忠;开开心心玩美容[N];电脑报;2004年

8 田野;腾龙望月[N];中国商报;2004年

9 幸运鸟;对象的处理(下)[N];江苏经济报;2001年

10 崔卫平;飞毯起来了你走不走?[N];北京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秦玉;人体三维重建的实践和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王强;基于医学图像的曲面重构的基础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纪凤欣;基于断层图象的几何重建理论与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昆朋;基于轮廓线的CT图像三维表面重构技术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军;数控切绘系统的图形排样优化算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3 侯冰莹;具象油画轮廓线的表现力[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马赛;轮廓线在油画创作中的归纳与保留[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5 宋艾琪;轮廓线特征提取与局部曲率计算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6 蔡湛;机载LiDAR点云数据建筑物检测和屋顶轮廓线提取算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7 于法屹;具象雕塑创作中轮廓线的艺术表现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陈琪;基于轮廓线的可视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龙娇;具象油画中轮廓线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10 龚辰宇;论绘画中轮廓线所呈现的物性[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517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517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