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一段段好风景——孙家钵谈滑田友的雕塑艺术

发布时间:2018-07-29 14:39
【摘要】:正西方引进的雕塑艺术在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里是怎样生长的?这个问题,既涉及雕塑本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涉及同时作为主体和客体的社会公众对待它的方式,自然也会涉及雕塑的艺术教学和社会传播。本期我们通过采访孙家钵,回顾了老一辈雕塑家滑田友这位[时代人物]从艺和传授雕塑艺术的一生,也从侧面触及了大时代背景下的上述问题。这样的触及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任何艺术活动仅有浅尝辄止而远远不够一样。在这方面,[本期名家]林墉近年来因身体原因而对国画进行的反思和付出,比较深刻地触及了艺术与生命本身的关系。近年的林墉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更可贵的是他积极地将生命进行艺术性的转化,其状态更令人尊敬和发人深思。
[Abstract]:How does the art of sculpture introduced in the West grow in China's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his problem involves not o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ulpture Noumeno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the way that the public as the subject and object treat it. Naturally, it also involves the art teaching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of sculpture. In this installment, we review the life of the older sculptor, Hua Tianyou, from the art and teaching of sculpture art, and also touch upon the above problems in the context of the Great Age. Such touch is, of course, not enough, just as any artistic activity is only superficial and far from enough. In this respect, Lin Yong's reflec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due to physical reasons in recent years has deeply touch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life itself. In recent years, Lin Yong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what is more valuable is that he actively transforms life into art, and its state is more respectable and thought-provoking.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
【分类号】:J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克庆;中国百年城市雕塑艺术〔上〕[J];新文化史料;1999年04期

2 ;当代雕塑艺术的先锋性与公众性——记何香凝美术馆“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J];艺术界;1998年06期

3 江小阳;唐学深;;以艺术的名义相聚——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成都年会侧记[J];中国西部;2001年04期

4 高凡;;精神与情感——中西雕塑的文化内涵[J];汽车与安全;2006年06期

5 本刊记者;;文化艺术的复兴与整合——中国台湾雕塑学会会长杨奉琛谈“泛雕塑”[J];雕塑;2007年04期

6 常青;;雕塑拍卖突围[J];中国拍卖;2008年12期

7 王林;;雕塑的复制与转换[J];雕塑;2009年01期

8 邹文;;管窥改革开放中的中国雕塑[J];美术;2009年10期

9 杨美应;;我们要做雕塑复兴的新一代[J];美苑;1980年03期

10 赵萌;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J];雕塑;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商春芳;;四川汉代雕塑艺术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王蔚波;;略论河南古代陶猪圈建筑雕塑艺术[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4 朱文丽;陈长久;;浅谈建筑的内部空间[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雷金铭;胡铭;;不同金属合铸器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韩起文;;论“灯光雕塑”[A];海峡两岸第十三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6年

10 印质明;;“神”与“形”[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段泽林;走近大师 摇雕塑传薪[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王凯;2010年第三届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审揭晓[N];美术报;2010年

3 记者 徐蕾;用凝固的雕塑艺术表达流动的南昌历史文化[N];南昌日报;2011年

4 王娉;雕塑艺术是一种“文化福利”[N];青岛日报;2011年

5 肖维波;雕塑艺术要多与公众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商报记者 李岩;农业产业园如何融入“艺术CBD”?[N];北京商报;2009年

7 记者 孟黎;捷克雕塑艺术盛宴[N];金融时报;2010年

8 曹春生;追求·提炼·升华[N];人民日报;2007年

9 ;当雕塑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晓晨;叶毓山:雕塑艺术蕴涵强大市场潜力[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刘立彬;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窦志强;唐陵石雕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蔺宝钢;当代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曾洁;论公共关系视角下城市雕塑艺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馨欣;雕塑艺术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4 张楠;中国当代雕塑色彩运用探索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温洋;雕塑与建筑—雕塑艺术中的建筑联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威;论佛教雕塑东来以后造像造型的根本变因[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谭红梅;希腊化时期雕塑艺术中的创新与回望[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裴磊;景观雕塑设计及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杨西;环境·形式·意义[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李新珂;现代主义雕塑中的身体表现[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2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152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a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