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藏传释迦像量度视觉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15:18
【摘要】:“人体造像”在同样的媒介与载体下,由于不同的地理、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与视知觉。网格作为设计当中的骨骼及秩序,在图像当中起着支撑及规范的作用。在“轴心时代”,古希腊与古印度由于地理原因使东西方的文明的造像形成两种相对独立且极具个性的视觉造型,这些形态产生的原因及视觉根源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论点。强我和弱我的意识、自然和精神的塑造、动态及静态的秩序等,这些因素以及众多必然与偶然的事件是古希腊和古印度不同造像网格的部分原因。本文以融合多地文化的藏传佛像作为切入点,提取造像当中形态在年代及历史地域变迁中较为稳定的释迦像,并将其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不同造像网格视觉形成中不同的视觉因素及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3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罗桑开珠;;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结构体系及其象征意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林尚斌;;藏传佛教造像的几个类型[J];收藏家;2008年06期

3 宫治昭;贺小萍;;犍陀罗初期佛像[J];敦煌学辑刊;2006年04期

4 段钢;;图像认知的哲学意识[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5 马学仁;佛像的产生与演变[J];西藏艺术研究;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711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711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6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