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宋元时期景德镇青白釉雕塑瓷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8:10
【摘要】:宋朝时期景德镇陶瓷业生产繁荣,已经拥有了相当优良的生产能力,并独创了青白瓷。元代由于战乱等原因,陶瓷业更是由北南迁中国各地的陶瓷匠人聚集于此,使景德镇逐渐成为中国陶瓷生产的核心。陶瓷史上众多精美绝伦的瓷器均出世于此地。宋元时期景德镇生产了大量的日用瓷,在这些日用瓷中又以青白雕塑瓷的精美程度为最。影青、映青、罩青、隐青这些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对青白瓷的称呼,本文以宋元为时间范畴故遵照当时人们对她的称呼“青白瓷”。瓷枕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无论从实用意义上还是精神层面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瓷枕虽然是人们每天睡觉时的生活用具,但不同图案不同造型的瓷枕却有着不尽相同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寓意。由于元代的青白釉雕塑瓷枕延续了南宋的传统,所以本文将时间范畴划定为宋元,以宋元为研究的时间范畴,以景德镇为地理空间范围,研究青白釉雕塑瓷枕的类型、制作方法和功能。并试图进一步探究宋元时期景德镇青白釉雕塑瓷枕的风格流变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14.8
【图文】:

景德镇,瓷枕,款识,窑口


图 12.2 景德镇青白釉雕塑瓷枕的类型款识,是辨识瓷器年代、窑口、作者的重要依据,由于宋元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雕塑瓷枕大多没有款识,但多为青白釉,所以“青白釉”成为判断此类雕塑瓷枕出处的重要依据。这一时期景德镇雕塑瓷枕的分类相对明确,从雕塑手法上分类可分为浮雕枕、圆雕枕、镂雕枕。从形制上直观分类可分为箱形枕和象生枕,象生枕派生出人物形枕、兽形枕,箱形枕派生建筑形枕。

分单,顶面,瓷枕,瓷板


瓷枕整体可分为三部分,顶面为带有弧度的瓷板或其他)为圆雕侧卧仕女,底面由平整的瓷板或装饰底座构体施青白釉,釉色均匀人物表现生动。镇江市宋墓出土的影青雕塑侍女形瓷枕。镇江市冷库工地出土宋青白釉卧妇托荷叶枕。韩国新安海底沉船出土宋青白釉卧妇枕。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南宋景德镇青白瓷卧. 1 厘米。儿枕,以侧卧的幼童为主体造型。瓷枕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卧婴无枕托形,此类型中比较少见。第二种为卧婴有枕托形,此类型与侧卧仕镇江博物馆藏宋青白釉持荷叶孩儿枕形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德镇开通全国首家陶瓷销售网站[J];景德镇陶瓷;2003年03期

2 周健儿;“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序[J];中国陶瓷;2005年03期

3 周荣林;“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景德镇陶瓷习俗》前言[J];中国陶瓷;2005年03期

4 吴高民;一部开创性的民俗研究专著—评《景德镇陶瓷习俗》[J];中国陶瓷;2005年04期

5 金顺民;;景德镇陶瓷彰显四大亮点[J];景德镇陶瓷;2006年01期

6 汪冲云;李美珍;;明朝社会文化与景德镇陶瓷[J];中国陶瓷;2007年05期

7 ;第五届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名单[J];景德镇陶瓷;2009年04期

8 丁荣金;;“新景德镇时代”[J];景德镇陶瓷;2009年04期

9 詹劲峰;;景德镇和台湾的瓷缘[J];景德镇陶瓷;2010年01期

10 关文龙;闵文凤;;浅谈景德镇陶瓷传统与创新[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程云;;景德镇陶瓷文化与世界文化遗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晟;畅晓利;;景德镇陶瓷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与探讨[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10年

3 詹嘉;何炳钦;崔鹏;江凌;;景德镇陶瓷制作与生态景观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创华;;试论景德镇陶瓷业烧成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刘善庆;;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技术进步的原因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善庆;;清代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情况[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善庆;;商帮在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仲碧;景德镇陶瓷走麦城[N];广元日报;2007年

2 刘竣邋冯建和;景德镇瓷业复兴足音铿锵[N];江西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斌;900件景德镇精选陶瓷展出[N];解放日报;2010年

4 冯青 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陶瓷协会窑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景德镇的标志[N];中国工业报;2010年

5 吕效;文化创意带动景德镇陶瓷大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兴文;努力打造景德镇陶瓷特区[N];中国改革报;2013年

7 林英;突围:景德镇陶瓷十年[N];中华建筑报;2013年

8 郑景勇;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N];中国信息报;2013年

9 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姚亚平;景德镇,一个值得说给世界听的故事[N];中国文化报;2014年

10 曾朝晖;景德镇品牌诊断[N];中国企业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冬;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数字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璇;景德镇A陶瓷企业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安玉欣;景德镇陶瓷文化聚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丁雅雪;景德镇陶瓷题材影视剧文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徐昂;景德镇陶瓷对欧洲的出口贸易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6 周红;景德镇陶瓷艺术鉴赏交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7 曹娟;“空白”的表述—景德镇现代青花水路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8 刘e

本文编号:2720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720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1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