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融合装置艺术

发布时间:2017-04-04 11:08

  本文关键词:融合装置艺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装置艺术的概念是从英语installation art翻译过来,它本身是建筑学的术语,后被应用于戏剧领域,泛指可被拼贴、布置、移动、拆卸的舞台布景及其零件。本世纪初,这个词汇又被引入当代美术,描述那些与传统美术形态完全不同的作品。 将装置艺术的一些方法和具象雕塑结合,不仅能使得作品从视觉上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冲击力,也使我更加便利自由地做出我想要的东西。装置艺术选择材料的空间很大,还可以利用光、声、电使作品更加有张力。同样的,在作品展示上,,结合了装置艺术的具象雕塑和传统的具象雕塑很不一样。传统的具象雕塑往往只是架上艺术,和观众的交流方式比较单一。结合了装置艺术的具象雕塑可以与观众产生多种多样的接触方式,同时也可以很充分地利用展示的空间,使之为作品增添气氛。 将装置艺术融入具象雕塑的做法,使得创作的时候需要掌控的因素变多,然而如果处理得当,创作者会如同导演或者是交响音乐的指挥,创作出或行云流水的富有戏剧性的作品或节奏鲜明的有冲击力的作品。
【关键词】:韩国具象雕塑 装置艺术 新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30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ion5-6
  • 引言6-7
  • 第一章 韩国雕塑历程7-9
  • 1. 韩国近代雕塑7-9
  • 1.1 1910年~1950年:近代雕塑的引进7-8
  • 1.2 1951年——1990年: 韩国雕塑的变革时期8-9
  • 2. 韩国当代雕塑(1990至今)9
  • 第二章 韩国当代具象雕塑的新趋势之一融合了装置艺术9-15
  • 1. 主要艺术家9-13
  • 1.1 金锡9-11
  • 1.2 柳仁11-12
  • 1.3 金永元12-13
  • 2. 主要表现13-15
  • 2.1 当代具象雕塑作品形式上与装置艺术方面的融合13-14
  • 2.2 当代具象雕塑制作上与装置艺术方面的融合14
  • 2.3 当代具象雕塑展示上与置艺术方面的融合14-15
  • 第三章 结论与启示15-18
  • 1. 结论15
  • 2. 谈谈我对于具象雕塑与装置艺术结合的创作手法的看法和我的毕业创作的制作15-18
  • 致谢18-19
  • 注释19-20
  • 参考书目20-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卉;玫瑰的葬礼——赏析陈庆庆的装置艺术[J];中外文化交流;2002年05期

2 黄琳;;装置资本化三大法门[J];艺术与投资;2006年11期

3 位鲁平;;装置艺术,装置心灵[J];世界发明;2007年12期

4 秦蘅;视像装置艺术[J];世界美术;2001年02期

5 高阳;诺尔德斯的装置艺术[J];艺术界;2001年04期

6 贾伟;;后现代与装置艺术[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9期

7 徐俊;;邱志杰:装置因为晚熟而厚积薄发[J];艺术与投资;2006年11期

8 维尔纳·格奈格;陈健;;对于装置艺术的思考[J];画刊;2006年02期

9 ;装置艺术[J];大科技(百科新说);2009年12期

10 杰类·卡伦;徘徊在现实与意象之间——商徐宏的装置艺术作品[J];雕塑;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爱军;林迅;;人机交互技术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2 齐a;;从包装、策划说开去[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惠波;;从语境角度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判定[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蔡欣欣;;新世纪(2001~2006)台湾传统戏曲小剧场概览[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5 戴丹;;艺术批评的另一种理论取向:情境分析——以蔡国强之《草船借箭》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刘皆谊;;地铁地下街引入文化活动空间探讨[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7 宋东红;薛翠华;鲍玉珩;;数码时代的视觉艺术:现状、发展概述[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文海红;;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中传授的可能性[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丽颖;;浅论趣味性在当代纤维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蔡萌;谁来收藏装置艺术[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斐翔;装置艺术走入投资者视野[N];中国商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跃珍;装置艺术:第四度空间?[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4 CBN记者 苏娅;卢昊:从心所欲不逾矩[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张晶晶邋整理;“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海南日报记者 卓兰花;陈学博:雕塑是城市的最美符号[N];海南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曹俊杰;艺术是每个人的游戏[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王育楠;丁勇 设计师品牌的另类选择[N];中国纺织报;2008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苑大喜;谁是法国人最喜爱的造型艺术家[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记者 章杰;昨天,上万人涌入南博[N];南京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明;乱象与主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恩池;装置艺术的特征和材料的多样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周宜宁;情感体验在装置艺术中的表达[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3 王锐;装置艺术的实验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郭芸;装置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4年

5 姜超迁;三首中国新媒体声音装置艺术作品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6 史伟娜;视觉与思维的转换—后现代装置艺术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谢好;装置艺术与建筑环境设计[D];湖南大学;2011年

8 关爽;现代装置艺术形式美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9 高中洽;融合装置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10 李燕南;感受徐冰的装置作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融合装置艺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85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d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