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沈阳中街公共雕塑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16:03

  本文关键词:沈阳中街公共雕塑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商业步行街作为一个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不仅是城市经济活动的核心,同时也是人口密集的中心区和文化活动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空间形式,商业步行街既标志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反映了城市的形象特征和人文历史风貌。沈阳中街作为全国著名的、东北地区最早的商业步行街,其中街商贸区不仅是沈阳中央商务区建设的核心之一,也是建设东北商贸中心的黄金区域。 在这条沈阳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上,既反映了沈阳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面貌,集合了商业的繁荣和街道景观的丰富多彩,同时随着城市公共艺术的兴起,大众审美意识的提高,中街上的公共雕塑在设计意识、文化内涵环境和谐、等方面所反映出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文章从中街的公共艺术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城市的影响入手,分析了现有公共雕塑的整体概括、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目前雕塑建设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等方面入手,并通过类比我国其他城市商业步行街上的公共雕塑设计及艺术展览,从中获得相应的启示。针对沈阳城市的发展特点、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现有的雕塑创作资源、雕塑规划理念等条件,从公共雕塑设计的创作意识、参与意识、环境互动、文化体现等多方面来探讨,并提出合理的适合沈阳中街的公共雕塑设计的优化策略与改造意见。 论文以小见大,通过探讨沈阳中街上公共雕塑设计的现状并加以分析和研究,借此展开对沈阳城市整体公共雕塑规划设计的展望,并对今后沈阳公共艺术文化的建设发展提出完善与改造意见,从而积极的促进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进而营造良好的沈阳城市艺术文化氛围。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 公共艺术 公共雕塑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31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引言9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9-10
  • 1.2.1 研究的目的9
  • 1.2.2 研究的意义9-10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0-14
  • 1.3.1 国外研究情况10-11
  • 1.3.2 国内研究情况11-14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14-15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4
  • 1.4.2 研究的方法14-15
  • 2 沈阳中街及其公共艺术概述15-31
  • 2.1 沈阳市简介15-18
  • 2.1.1 沈阳的区位及历史文化15-16
  • 2.1.2 沈阳的发展现状16-17
  • 2.1.3 沈阳现代商业街的发展17-18
  • 2.2 沈阳中街商业步行街概述18-23
  • 2.2.1 商业步行街的发展18-20
  • 2.2.2 沈阳中街的地理位置及发展历史20-21
  • 2.2.3 沈阳中街的发展及意义21-23
  • 2.3 中街的公共艺术概述23-28
  • 2.3.1 相关概念23-27
  • 2.3.2 现有公共艺术的类型27-28
  • 2.3.3 公共艺术的总体特点28
  • 2.4 中街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城市的影响28-30
  • 2.4.1 中街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28-29
  • 2.4.2 对城市的影响分析29-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3 公共雕塑在沈阳中街的角色分析31-46
  • 3.1 中街公共雕塑的整体概况31
  • 3.2 中街公共雕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分析31-38
  • 3.2.1 与街道交通、整体布局的关系32-33
  • 3.2.2 与公共环境、景观效果的关系33-34
  • 3.2.3 与继承传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的关系34-35
  • 3.2.4 与市民、游人的关系35-36
  • 3.2.5 与中街地区其它综合环境的关系36-38
  • 3.3 现有公共雕塑所存在的问题38-45
  • 3.3.1 雕塑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意识,零散孤立38-42
  • 3.3.2 雕塑的建设缺乏专家指导和大众参与42-43
  • 3.3.3 雕塑的设计缺乏环境意识和人文意识43-44
  • 3.3.4 雕塑的设计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44-45
  • 3.4 本章小结45-46
  • 4 国内其他城市公共雕塑现状及启示46-57
  • 4.1 城市商业步行街公共雕塑现状例证46-52
  • 4.1.1 哈尔滨中央大街公共雕塑现状分析46-48
  • 4.1.2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公共雕塑现状分析48-50
  • 4.1.3 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公共雕塑现状分析50-52
  • 4.2 长春城市雕塑发展建设启示52-54
  • 4.2.1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及长春世界雕塑大会52-54
  • 4.2.2 长春雕塑发展建设的启示54
  • 4.3 沈阳中街公共雕塑同其他城市的比较与启示54-55
  • 4.4 本章小结55-57
  • 5 沈阳中街公共雕塑建设优化策略与设计探索57-77
  • 5.1 沈阳中街公共雕塑优化策略57-60
  • 5.1.1 遵循雕塑自身的发展57-58
  • 5.1.2 围绕雕塑建设发展个性创作58-59
  • 5.1.3 依照城市雕塑规划的总体原则59
  • 5.1.4 秉承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理念59-60
  • 5.2 沈阳中街公共雕塑创作的设计探索60-76
  • 5.2.1 注重雕塑设计的创作意识60-67
  • 5.2.2 注重雕塑设计的参与意识67-70
  • 5.2.3 注重雕塑与中街地区城市环境互动70-72
  • 5.2.4 注重雕塑与沈阳城市文化精神的交融72-76
  • 5.3 本章小结76-77
  • 结论77-79
  • 参考文献79-82
  • 附录 A-182-83
  • 附录 A-283-84
  • 附录 B84-8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6-87
  • 致谢87-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彤;;公共艺术:学科还是泡沫[J];美术观察;2011年06期

2 李峰;;独立的批评是公共艺术成立的关键[J];美术观察;2011年09期

3 王中;叶云;;艺术与城市一起奔跑——记墨尔本公共艺术及城市景观(续篇)[J];雕塑;2011年03期

4 李强;;浅析公共艺术的材料语言[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翁剑青;;公共艺术与公共精神[J];艺术.生活;2007年03期

6 侯琼;陈继军;;历史街区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性浅议——以浙江临海紫阳街区为例[J];美术界;2011年06期

7 李笑宇;;互联网与公共艺术[J];职业技术;2011年07期

8 李慧;;当代居住环境中的公共艺术[J];艺海;2011年06期

9 李军;;思想的实验与现实的实践——从W.P.A计划和百分比艺术条例看美国公共艺术[J];装饰;2011年07期

10 陈钰汀;;浅析影响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发展的因素——以长沙城市雕塑为例[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磊;;慎建裕华路商业步行街[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2 李金牛;付祥钊;;重庆三峡广场商业步行街微气候实测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贺;;谦谦艺术——隐藏于稻田景观中的艺术[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晓静;陈应东;佟海鹏;张宁兵;史春民;;数字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与建设[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李小龙;黄明华;;基于空间网络的城市商业步行空间分析与优化——以西安书院门商业步行街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7 邵伟伟;;打造特色商业步行街 培育城市经济景观带——以烟台市东方巴黎步行街为例探讨商业步行街的发展[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8 彭杰;;论公共艺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运用[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湖北奥康置业有限公司湖北省黄冈市奥康商业步行街项目[A];中国投资协会2008年理事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海燕;董奇昱;;郑州“大上海城商业步行街”改造规划[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艳霞;公共艺术需要立法[N];北京日报;2003年

2 张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N];美术报;2001年

3 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梁瑛;公众视野: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N];深圳商报;2009年

5 记者 彭争武;塘厦投亿元建商业步行街[N];东莞日报;2009年

6 记者 王子玺;塘厦第一商业步行街年底迎客[N];东莞日报;2009年

7 实习生 邱婷婷 记者 邸兰英;商业步行街 行人当步行[N];牡丹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许渊;让艺术融入公共生活[N];台州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薇帆;西部首条浪漫商业步行街开街[N];重庆日报;2010年

10 徐振杰;与公众共在[N];文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5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8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9 白伊达;可持续的公共艺术—重造城市环境[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10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2 向颖;对立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房婷婷;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中的互动形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葛筠;场所·主题与整体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熊若蘅;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于冰;沈阳中街公共雕塑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7 姚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程虎;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解读[D];重庆大学;2004年

9 伍清辉;诗意安居:居住区公共艺术整体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10 郭晓颖;公共艺术视角下艺术与大众的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沈阳中街公共雕塑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85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2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