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南阳汉画像石图像发展演变暨工艺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02:00

  本文关键词:南阳汉画像石图像发展演变暨工艺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南阳有悠久的历史,两汉时期是南阳历史上辉煌的时代,两汉时,南阳郡治宛是全国五大都市之一,故司马迁称宛“亦都会也”。西汉末年,王莽“为新都候,国南阳新野之都乡”并由此登上了新朝的宝座。东汉时,南阳是开国皇帝刘秀发迹的地方,史有“帝乡”“南都”之称。由于南阳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殊地位,就为西汉时兴起的厚葬之风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条件。 西汉时期的墓葬,较之前代的形制和构造、种类更多,而且富于变化,统治阶级的冢墓,主要是木椁墓,空心砖墓、士洞墓、专室墓,另外出现了以石为室、室壁雕刻画像的、仿地上住宅建筑的画像石墓。 战国时期冶铁业在全国范围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楚国的冶铁业已处于重要地位,而南阳是楚国最重要冶铁基地之一。《荀子·议兵篇》记载“宛钜铁、惨如蜂蛰”谓宛地所产铁,如蜂蛰一样锋利。特别是将生铁“炒炼成钢”新方法,是炼钢史上的一次革命。南阳在东汉就有“五十炼钢刀”和“百炼”之说,这就为汉画的雕刻提供锋利的雕刻工具,对汉画图像发展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汉画像石图像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汉墓图像构图方法、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的研究,揭示其发展演变关系,通过结合冶铁技术发展,工艺技术的改善对汉画图像演变与工艺进步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使我们对汉画图像演变暨工艺影响的认识更加深入。
【关键词】:南阳汉画 图像 演变 工艺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3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绪言8-13
  • (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8-9
  • (二) 研究方法与架构9
  • (三) 研究范围9
  • (四) 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9-13
  • 二、南阳汉画像石图像的发展演变13-26
  • (一) 简明单纯——初创期(西汉)13-20
  • 1、文帝至景帝时期13-14
  • 2、武帝至元帝14-15
  • 3、元帝至新莽15-20
  • (二)具体生动——成长期(东汉早期)20-21
  • (三)气韵生动——发展期(东汉中期)21-22
  • (四) 精微传神——成熟期(东汉晚期)22-26
  • 三、南阳汉画像石与工艺的关系26-32
  • (一) 南阳地区汉画像石石材的来源和质地26
  • (二) 冶铁发展概况26-27
  • (三) 钢铁刀具(雕刻工具)对汉画像石雕刻的影响27-32
  • 四、南阳汉画像石在中国画像石艺术中的地位32-42
  • (一) 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32-36
  • (二) 南阳汉画像石与别的地区汉画像石的差异36-40
  • 1:题材内容的差异36-37
  • 2:雕刻技法的差异37-38
  • 3:艺术特色的差异38-40
  • (三) 南阳汉画像石是中国画像石的重要组成部分40-42
  • 五、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完成的项目46-47
  • 致谢47-49
  • 详细摘要49-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云华;;汉代皇宫宿卫运作制度[J];南都学坛;2006年03期

2 吴金宝;;汉画像乐舞艺术的区域文化特征[J];南都学坛;2006年03期

3 熊铁基;;论汉代新儒家[J];南都学坛;2006年04期

4 陈同基;;南阳汉画奇幻神似的形象特征[J];南都学坛;2006年04期

5 季玲;;汉代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J];南都学坛;2006年04期

6 周到;李京华;;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发掘[J];文物;1973年06期

7 陈长山,魏仁华;河南南阳英庄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83年03期

8 李陈广;南阳汉画像河伯图试析[J];中原文物;198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南阳汉画像石图像发展演变暨工艺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86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0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