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08:05

  本文关键词: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石窟造像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济南郊区的佛教石窟造像,是佛教在济南传播、活动的重要遗迹,反映了济南历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面貌。济南郊区石窟开凿的年代,上至北朝末期,下至元明,遗存数量以隋唐两代最多。石窟造像分布较集中,历山周围、柳埠、仲宫都分布着多处造像点。济南郊区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艺术,虽然比不上敦煌、云冈、龙门等名窟,但风格自成系统,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本文的研究范围是济南市区以内的石窟造像艺术,因这些石窟多在郊区,所以课题题目定为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济南郊区的石窟造像有历下区的黄石崖造像、千佛山造像、开元寺等造像;历城区的龙洞、玉函山、千佛崖等造像。其中,黄石崖造像是济南地区最早的造像,起于北魏时期;千佛崖造像是济南地区最大的造像群,造像主要为唐初作品。本文内容包括对龛窟的分布、造像的遗存类型分析、造像的艺术特色及相关因素、与其他石窟造像的链接等的研究。其中造像的遗存类型分析、各个时期造像的艺术特色以及与其它地区造像的比较是本文的重点。造像的遗存类型分析主要就窟龛形制、造像的题材及组合、佛、菩萨以及弟子等造像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济南郊区石窟造像各个时期的艺术特色各有不同,但同时又前后相继,互为传承,显示了其极强的地域性特征。通过比较的方式对济南郊区的造像与山东其他造像和我国各大石窟造像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了其内在联系性与各自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石窟造像 摩崖造像 艺术特征 佛教 济南郊区
【学位授予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15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第1章 绪论11-13
  • 1.1 济南郊区石窟造像研究现状11
  •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11-12
  •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艺术概况13-17
  • 2.1 济南郊区石窟造像遗存概况13-14
  • 2.2 造像历史背景14-17
  • 2.2.1 充满变数的北朝时期14-15
  • 2.2.2 佛教复兴的隋代15
  • 2.2.3 兼容并蓄的唐代15
  • 2.2.4 宋代及其以后各朝15-17
  • 第3章 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遗存类型分析17-35
  • 3.1 黄石崖造像类型分析17-20
  • 3.1.1 窟龛形制17
  • 3.1.2 题材及组合17-18
  • 3.1.3 造像特点18-20
  • 3.2 龙洞造像类型分析20-22
  • 3.2.1 窟龛形制20
  • 3.2.2 题材及组合20
  • 3.2.3 造像特点20-22
  • 3.3 千佛山摩崖造像类型分析22-24
  • 3.3.1 窟龛形制22-23
  • 3.3.2 题材及组合23
  • 3.3.3 造像特点23-24
  • 3.4 玉函山摩崖造像类型分析24-26
  • 3.4.1 窟龛形制24
  • 3.4.2 题材及组合24-25
  • 3.4.3 造像特点25-26
  • 3.5 东佛峪摩崖造像类型分析26-28
  • 3.5.1 窟龛形制26
  • 3.5.2 题材及组合26
  • 3.5.3 造像特点26-28
  • 3.6 柳埠千佛崖造像类型分析28-31
  • 3.6.1 窟龛形制28
  • 3.6.2 题材及组合28-29
  • 3.6.3 造像特点29-31
  • 3.7 其它摩崖造像类型分析31-35
  • 3.7.1 开元寺摩崖造像类型分析31-32
  • 3.7.2 灵鹫山摩崖造像分析32
  • 3.7.3 仲宫太甲山造像分析32-33
  • 3.7.4 仲宫大佛寺造像分析33
  • 3.7.5 大佛头造像分析33
  • 3.7.6 黄花山造像分析33-34
  • 3.7.7 港沟云台寺造像分析34-35
  • 第4章 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的艺术特色及相关因素35-45
  • 4.1 济南郊区石窟造像的分期及艺术特征35-39
  • 4.1.1 潇洒飘逸的北魏至东魏造像(523—550年)35-36
  • 4.1.2 华丽、优美的隋代造像(581—600年)36-37
  • 4.1.3 雍容华贵的唐代初期造像(618—684年)37-38
  • 4.1.4 圆秀自然的唐代末期造像(747—752年)38-39
  • 4.1.5 程式化、世俗化的宋金元时期造像(960—1622年)39
  • 4.2 济南地域文化与济南石窟造像之间的关系39-40
  • 4.3 济南郊区石窟造像与山东石窟造像之间的链接40-42
  • 4.3.1 济南郊区造像与青州造像40-41
  • 4.3.2 济南郊区造像与长清地区造像41-42
  • 4.4 济南郊区石窟造像与各大石窟之间的链接42-43
  • 4.4.1 黄石崖与龙门42
  • 4.4.2 青州风格——黄石崖与各大石窟42
  • 4.4.3 东佛峪与敦煌莫高窟42-43
  • 4.4.4 千佛崖与龙门43
  • 4.4.5 千佛崖与天龙山43
  • 4.5 济南郊区石窟造像艺术风格中的本土因素43-45
  • 4.5.1 造像样式的本土化、现实化44
  • 4.5.2 石窟形制本土化44
  • 4.5.3 金铜造像对济南石窟造像的影响44-45
  • 第5章 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的精神内涵及造像特征45-51
  • 5.1 佛教发展传播与石窟造像的关系45-46
  • 5.1.1 佛教起源与发展45-46
  • 5.1.2 佛教宗派与造像46
  • 5.2 古代交通与济南石窟造像46-47
  • 5.3 龛窟形制与造像47-51
  • 5.3.1 北朝龛窟形制及造像48
  • 5.3.2 隋朝龛窟形制及造像48
  • 5.3.3 唐朝龛窟形制及造像48-49
  • 5.3.4 金代龛窟形制及造像49-51
  • 第6章 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艺术的价值及其保护51-53
  • 6.1 济南郊区石窟造像艺术的价值及地位51
  • 6.2 济南郊区石窟造像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51-53
  • 第7章 结论53-55
  • 附表A55-59
  • 附表B59-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7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青茹;北魏和唐代服饰在龙门石窟造像中的体现[J];中州今古;2001年05期

2 温玉成;重庆弹子石镇大佛段明教石窟造像[J];四川文物;2002年02期

3 王青茹;净土宗在龙门石窟造像中的体现[J];中州今古;2002年06期

4 姚崇新;试论广元、巴中两地石窟造像的关系——兼论巴中与敦煌之间的古代交通[J];四川文物;2004年04期

5 金维诺;四川石窟造像[J];雕塑;2004年04期

6 金维诺;四川石窟造像(下)[J];雕塑;2004年06期

7 何鑫;汉地佛教石窟造像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姚崇新;广元唐代石窟造像题材二题[J];四川文物;2005年03期

9 杨方冰;大足石篆山石窟造像补遗[J];四川文物;2005年01期

10 姚崇新;;广元唐代石窟造像分期研究[J];考古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成宗;;古文物的声学检测[A];1990岩土混凝土声测技术新进展学术与信息交流会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易可可;探秘龙桥乡石窟造像[N];眉山日报;2010年

2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 黎方银;大足石刻:世界石窟造像的瑰宝[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聪聪;山东胶东地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2 赵志霞;山东长清地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3 尹雯雯;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4 于凌惠;山东青州地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5 刘雪莹;山东泰安地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6 张明洲;线在南北朝至隋唐佛教石窟造像中的艺术表现[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年

7 赵呈呈;驼山、云门山隋代佛教石窟造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8 邓新航;巴蜀早期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9 高一丹;巴蜀佛教石窟群艺术风格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10 王一如;北魏时期甘肃石窟造像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济南郊区石窟造像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89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4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