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公共雕塑的材质“表情”与空间环境

发布时间:2017-04-13 19:04

  本文关键词:公共雕塑的材质“表情”与空间环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共雕塑历史可以说是公共雕塑材质的历史,谈公共雕塑艺术必然离不开对材质这一话题的探讨。不同的材质属性在空间中呈现出不同的“表情”特征。对公共雕塑的材质美学研究不能是孤立的、机械的,需要结合艺术家创作的情感、主题、造型语言以及呈现作品的空间环境这些因素综合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公共雕塑与装置的表达有了多种可能性,更多特殊的材质被运用于艺术的创作,对其研究也离不开新型材质以及后期加工工艺的探讨。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和比对,梳理材质的发展,归纳材质的属性和分类,进而分析材质要素的“表情”,并解读不同的空间中材质与空间结合的经典作品。使艺术家们更全面深刻的认识雕塑材质在运用上的价值和意义,让作为雕塑语言的材质,更体现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与生态特征,焕发新的艺术魅力,实现更强大的社会功能,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挖掘雕塑创作的突破点,使雕塑艺术在材质自身和创造力的释放和表现中不断得到新生。 文中从微观的材质角度入手进而得出一些处理艺术作品与空间的方法。使艺术家能够更好的处理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并实际联系环境地域特质,公众选择与社会接受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全文主要通过下定义、归纳法、对比法、文案图像法、对材质进行论述。并总结以展望未来,希望本文的思考能给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公共空间 公共雕塑 材质表情 材质肌理 材质色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
  • 第一章 公共雕塑材质的变革6-8
  • 1.1 现当代公共雕塑作品材质7-8
  • 第二章 公共雕塑的材质与“表情”8-17
  • 2.1 材质与表情要义8-10
  • 2.2 材质的分类10-13
  • 2.2.1 天然材质10-11
  • 2.2.2 复合材质11-12
  • 2.2.3 特殊材质12-13
  • 2.3 材质“表情”之肌理研究13-16
  • 2.4 材质“表情”之色彩研究16-17
  • 2.5 材质“表情”之工艺研究17
  • 第三章 材质“表情”与空间的关系17-22
  • 3.1 作品表达与材质“表情”(精神空间)17-18
  • 3.2 空间环境中材质“表情”与时间性18-20
  • 3.3 具体空间环境与作品材质“表情”的关系20-22
  • 3.3.1 开放性与非开放性的空间环境与材质“表情”20-21
  • 3.3.2 水体环境与材质“表情”的关系21-22
  • 第四章 展望材质的发展公共雕塑的影响22-23
  • 4.1 科技的进步对公共雕塑材质的影响22-23
  • 结论23-24
  • 致谢24-25
  • 参考文献2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谈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大家;2012年03期

2 江波;;从主题的角度看西方现代艺术[J];大家;2012年04期

3 张甘霖;;当代艺术批评课程的“图像志”教学研究[J];大舞台;2011年04期

4 张波;张佳;;聚焦现代中国社会的新伦理观——电视剧《新结婚时代》的文本分析[J];电影文学;2008年06期

5 胡湘湘;;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大众文艺;2010年15期

6 何飞;;由《西方艺术批评史》看现代中国艺术批评[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7 张晓菲;姜志清;;当代艺术随感[J];广西轻工业;2009年12期

8 王建英;;当代艺术批评的多向度展开与艺术史写作的新方向[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年03期

9 潘晶晶;;西方艺术史范畴研究——浅析哥特风格[J];大众文艺;2012年20期

10 吴梅;;论中国风俗油画创作的表现意识[J];蚌埠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2 董虹霞;;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的界定[A];美术学研究(第1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薛朝晖;早期抽象绘画中的“象”[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4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施锐;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梅汉成;觉醒与繁荣[D];东南大学;2006年

7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王云亮;话语的转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蔡青;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宝玲;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雅萍;论福建外销瓷对洛可可艺术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炎;现实的批评与超现实的虚幻[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于艺璇;理性的光辉:柏拉图的诗学思想[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洪涛;风格语境下看乔托的艺术成就[D];河南大学;2011年

6 宋文文;中国传统绘画的弊端批评[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杨潇湘;贵州油画民族性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巧云;维亚尔的绘画特色及其现实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颜红;试论“静穆”的东西方审美理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陶铮;论罗莎琳·克劳斯结构主义时期的艺术批评[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雕塑的材质“表情”与空间环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04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6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