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新类型公共艺术中的话语权力转移——以西湖国际雕塑展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4 17:00
  "新类型公共艺术"逐渐摆脱公共艺术的政治宣传诉求,艺术作品从单一的"言说者"转向"承载者",公众拥有了更多的艺术交互途径。这一转变过程展现了艺术话语权力由艺术家转移至公众的趋势。作为中国"新类型公共艺术"展览的典型,西湖国际雕塑展集中体现了公共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艺术与江南地域文化相契合的态势。随着展览的推进,民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西湖国际雕塑展不仅激活了地域文化记忆,而且也引领了公共艺术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33(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新类型公共艺术的话语权力转移
    (一)“大众”向“公众”的转向
    (二)“言说”向“载体”的转向
二、西湖国际雕塑展中的艺术话语表达
三、公共艺术话语权力转移的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与场域 公共艺术新关系的重构[J]. 赵志红.  新美术. 2019(07)
[2]日本当代艺术的新世代[J]. 潘力,乐丽君.  美术观察. 2019(04)
[3]城市公共艺术的互动性设计研究[J]. 王梦艳,刘剑伟.  设计. 2019(03)
[4]社区权力场域与公共艺术生产[J]. 李雷.  社会科学辑刊. 2019(01)
[5]艺术介入城市的“东莞模式”——“2018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策展手记[J]. 赵艳婷,范明正.  美术观察. 2018(12)
[6]动态雕塑进入乡村公共空间之可行性研究[J]. 陈汉,刘泠杉.  新美术. 2018(12)
[7]中小型城市中公共艺术的差异化设计[J]. 郑炜.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Z1)
[8]公共艺术与地缘文化重构 以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和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为案例[J]. 管怀宾.  新美术. 2015(10)
[9]本雅明气息(Aura)理论新诠[J]. 赵千帆.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本文编号:3265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265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2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