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探索中世纪雕塑之精神美

发布时间:2017-04-26 08:11

  本文关键词:探索中世纪雕塑之精神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意大利乃至西方艺术史上最为完美的经典创造时期,研究十三世纪中叶至十六世纪西方艺术史学家多被其吸引,而在这之前曾被人称为“黑暗一千年”的中世纪艺术常常忽略。中世纪是欧洲基督教盛行的时代,十三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初的哥特式艺术是这个时代最辉煌的成就,并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沿着自己的轨道形成、发展、高潮、传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作为哥特式艺术形式的雕塑建筑以独特的方式叙述着这个时代。和存在于它之前的古代罗马雕塑建筑以及它之后的文艺复兴的雕塑建筑相比,在西方美术史上的地位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是笔者认为对于这种风格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采用哥特式风格进行创作的作品有童话般的魅力,现实和梦幻的交融在作品中得以体现。显然艺术家所关注的是某种精神上的超拔。解读这种风格的形式语言,对于理解中世纪的文化现象和人们的宗教生活有很大帮助。这种艺术创作方法也对现代艺术家有启示作用。艺术是体现不同民族和社会文化身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它的存在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艺术的研究对于探索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身份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世纪 哥特式 精神空间 形式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30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一章 绪论6-7
  • 一、课题背景6
  • 二、研究目的6
  • 三、研究方法6-7
  • 第二章 解释“哥特式”7-11
  • 一、风格概述7-10
  • 二、功能性10-11
  • 第三章 风格样式形成的原因11-16
  • 一、历史背景11-14
  • 二、样式的产生14-15
  • 三、形式语言的要素15-16
  • 第四章 雕塑之精神空间与形式语言的关系16-17
  • 一、精神空间的营造是形式语言的主体16
  • 二、形式语言是精神空间的载体16-17
  • 第五章 人与精神空间17-20
  • 一、现代人类精神的缺失18
  • 二、明确我们的方向18-20
  • 结语20-21
  • 注释21-22
  • 参考文献22-23
  • 参考图片23-25
  • 后记2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玉生;;论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化的美学精神——以骑士文学为中心[J];外语学刊;2006年03期

2 李运河;王璐琨;;中国古代鞋履艺术的美学品格[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0年01期

3 潘天波;胡玉康;;建筑感性工学:来自美学与设计的阐释[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4期

4 吴郁民;;亨利摩尔雕塑隐寓风格的东方解读[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5 蓝峗;;手绘在艺术设计中的魅力表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6 贺晓琴;;谍战剧《潜伏》的日常生活美学分析[J];新闻世界;2009年08期

7 刘杨;;建筑与壁画——精神的固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王凤梅;;论西欧中世纪大学崛起的文化基础[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曾永成;艾莲;;回归大地:杜威艺术美学方法论的生态精神[J];鄱阳湖学刊;2011年03期

10 曾永成;艾莲;;杜威美学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生态本性[J];鄱阳湖学刊;201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探索中世纪雕塑之精神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28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4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