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黑非雕刻
本文关键词:璀璨的黑非雕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和许多尚且不为人知的事物,吸引了众多学者来此研究,企图揭示这古老而神秘的文明。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的研究都没有像非洲人文明的研究那样遭遇到巨大的思想障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就曾经认为:非洲人没有通达哲学的能力,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之中。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曾经在欧洲的学术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非洲人没有历史,没有精巧的制造品,没有艺术,没有科学,只有黑暗和停滞,欧洲学者甚至断言非洲根本没有文明。但在1897年,英国远征军占领贝宁城,掳回大量的雕刻品,这些精美的工艺品随即轰动欧洲,使“艺术”这个词与非洲联系在一起,非洲另一种博大精深的静态之美——非洲雕塑艺术,逐渐展示在世人的眼前。我们在欣赏那古朴、稚拙、简洁、洗练而深沉的非洲雕刻艺术的时候,被其怪诞的形象所震撼,这种艺术上天然去雕饰,返朴归真的创造手法简约传神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因为非洲本身就是一种最本质、最实在的朴与真。
【关键词】:非洲雕刻 装饰性 形式美法则 怪诞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9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7
-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现存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7-8
- 1.3 论文所解决的问题8
- 1.4 概念界定及其研究方法8-9
- 2. 非洲雕刻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9-12
- 2.1 非洲雕刻的概念9
- 2.2 非洲雕刻产生的背景9-12
- 2.2.1 祖先崇拜9-10
- 2.2.2 万物有灵论10
- 2.2.3 图腾崇拜10-12
- 3. 装饰的概念及其形式美法则12-19
- 3.1 装饰的概念12
- 3.2 装饰的起源12-13
- 3.3 形式美法则13-16
- 3.3.1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13-14
- 3.3.2 装饰的秩序感14-16
- 3.3.2.1 多样与统一15
- 3.3.2.2 节奏与韵律15
- 3.3.2.3 对称与平衡15-16
- 3.4 装饰的差异性16-17
- 3.4.1 装饰的民族文化差异16
- 3.4.2 装饰的时代差异16-17
- 3.5 装饰在雕塑中的运用17-19
- 4. 装饰艺术在非洲雕刻中的体现19-30
- 4.1 在原始雕刻中的体现19-22
- 4.1.1 单纯质朴的诺克雕刻19-20
- 4.1.2 精致逼真的伊费雕刻20-21
- 4.1.3 宫廷程式化的贝宁雕刻21-22
- 4.2 在非洲近现代部族雕刻中的体现22-27
- 4.2.1 怪诞的祭祀小雕刻22-25
- 4.2.1.1 尼日利亚木雕装饰艺术23
- 4.2.1.2 马里木雕装饰艺术23-24
- 4.2.1.3 刚果(金)木雕装饰艺术24-25
- 4.2.2 诡秘的面具艺术25-27
- 4.3 非洲雕刻的装饰特性27-30
- 4.3.1 原始性27
- 4.3.2 艺术性27-29
- 4.3.3 现代性29-30
- 5. 非洲雕刻装饰性与中国传统雕塑装饰性的异同点30-32
- 6. 非洲雕刻对现代雕塑创作的启示32-34
- 7. 结论34-35
- 致谢35-36
- 参考文献3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续)[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4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朱立元;路程;;新时期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实践观念的发展及其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陈明;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二战前)色彩的抽象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钟杰;韩晶;;机器美学对建筑材料、结构观念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余慧,钱才云;浅谈建筑空间的特性[J];安徽建筑;2003年02期
10 蒲天村;;对植物色彩艺术的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环节和过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5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春青;;文学理论的学科性危机及其出路问题[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8 霍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9 燕杰;曹春晓;;插画设计中的情感色彩表达[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10 陈昭霓;;视频媒体中的动态版式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4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邹迎双;反思图像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璀璨的黑非雕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28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