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解读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

发布时间:2017-05-03 01:15

  本文关键词:解读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国传统雕塑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写意的传统和样式,,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区别于西方传统写实雕塑。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五四”以后的中国雕塑和中国传统雕塑根源的割裂,成为中国现代雕塑艺术民族化的制约因素。本文旨在对中国传统雕塑的写意精神进行探源,寻求中国现代雕塑和传统雕塑精神的衔接,以求建立立足于本土文化的雕塑体系和中国雕塑自身的艺术观念及样式。同时文章例举了吴为山的“写意雕塑”,分析了它和中国传统雕塑写意精神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为传统雕塑写意精神的现代转型的成功范例,他的创作对当代中国雕塑创作起到了积极的启示作用。 文章共分为4个章节。 文章第一章从哲学的源头和意象图式的发展过程,认识中国传统雕塑多元样式背后的写意精神。 第二章分析了中国传统雕塑意象形式的认识论基础,指出中西方雕塑迥异的空间观念和观察方法是各自雕塑样式的基础,要建立雕塑的中国样式首先要建立中国式的认识方法。 第三章主要从形式特征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雕塑的写意性格,提炼出其中影响着现在与未来的形式特征。 第四章以吴为山对写意雕塑样式的探索为切入,重点分析中国传统雕塑的写意精神在现代形式上的附着和对中国雕塑样式创新的意义。博古才能通今,探源才能创新,中国雕塑样式的探索必须根植于中国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雕塑 写意精神 空间 传统 吴为山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30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引言7-10
  • 第一章 写意精神在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存在10-26
  • 1.1 写意精神的思想根源和造型法则10-15
  • 1.2 中国传统雕塑写意精神的建构15-26
  • 第二章 写意精神建构的中国传统雕塑的认识论基础26-36
  • 2.1 重建中国本土雕塑的认知方式26-27
  • 2.2 中国本土雕塑对空间独特的认识和探索27-32
  • 2.3 中国传统雕塑动态的观察方法32-36
  • 第三章 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特征36-42
  • 3.1 "形随意出"的线性美学特征36-38
  • 3.2 装饰性特征38-39
  • 3.3 对材质的表现39-42
  • 第四章 中国写意雕塑的现在时——吴为山的写意雕塑42-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1
  • 附录51-52
  • 后记52-54
  • 附图5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占超;曲阳浮雕意象在现代服装材质设计中的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2 武文磊;中国城市雕塑的写意内涵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窦川;吴为山写意雕塑的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先达;浅析汉代雕塑美学精神在当代雕塑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解读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42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1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