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品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07:09
本文关键词:传统手工艺品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卓绝的古代文化,传统手工艺是我国的瑰宝,需要保护和继承。随着时代发展,现代观念、现代审美和现代的生活方式不断冲击着传统文脉,优秀的传统文化岌岌可危。与此同时,现代的科技文明为传统发展带来了新工艺新材料,带来了拓展的可能。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传统手工艺要抓住时机摆脱困境。作为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惠山泥人,如今正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何在交互时代背景下的21世纪中寻找出路,找到解决传统与现代矛盾的切入点,值得后人深思和研究。经过对影响惠山泥人传承因素的分析,原料的客观性、泥人工艺的局限性、大众审美的不确定性、从业人员的流动性以及山寨市场的不可控性皆无法很好地作为解决的插入点,因此本文从推广这个点切入,在尽量不改变不干预惠山泥人制作过程与泥人文化的前提下提升观众对惠山泥人的关注度。有更多人愿意关注这门手艺,惠山泥人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体验经济时代,设计者们开始注意到体验这一无形的价值。交互式虚拟展示以体验为核心,回归到人本身,充分抓住用户需求,满足用户对情感的诉求,致力于为用户营造一个良好的体验氛围。它综合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具有交互性、沉浸性、实时性、虚实结合性、想象性、趣味性等特点。将交互式虚拟展示运用于推广传统手工艺品中,革新传统展示单向无反馈的模式,加入体验与情感因素,培养观众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展示是产品的“门面”,一个新鲜有趣、回味难忘的展示是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开端。本文以少儿、青年、中老年三个群体作为目标用户,分别对这三大人群进行心理和行为分析研究,发掘了现有条件下目标人群对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的困惑和需求。基于前期交互式虚拟展示的深入研究,为少儿、青年、中老年用户制订了不同的展示设计策略。另外,由于展示内容的不同,设计的策略也应有所调整,所以提出了基于外观展示的设计策略和基于文化展示的设计策略。最后,以青年人群为代表设计了一个惠山泥人交互式虚拟展示系统,帮助设计者更好的将设计策略应用到实践中去。
【关键词】:交互式虚拟展示 传统手工艺 体验 惠山泥人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314.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8
- 1.1 课题解析8-9
- 1.2 研究背景9-10
- 1.2.1 传统文化的生存问题9
- 1.2.2 惠山泥人当代的发展窘境与机遇9
- 1.2.3 交互式虚拟展示的发展9-10
- 1.3 研究现状10-14
- 1.3.1 传统手工艺与惠山泥人的研究现状10-13
- 1.3.2 交互式虚拟展示的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目的及思路14-16
- 1.4.1 研究目的14-15
- 1.4.2 研究思路15-16
- 1.5 研究创新点及意义16
- 1.5.1 研究创新点16
- 1.5.2 研究意义16
- 1.6 研究难点16
- 1.7 研究方法16-18
- 第2章 传统手工艺当代传承与展示分析18-41
- 2.1 传统手工艺概述18-29
- 2.1.1 传统手工艺简介18-21
- 2.1.2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起源与发展21-24
- 2.1.3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价值24-29
- 2.2 传统手工艺品的困境分析29-35
- 2.2.1 传统手工艺品遭遇发展瓶颈29
- 2.2.2 惠山泥人的发展危机29-30
- 2.2.3 影响惠山泥人的传承因素分析30-33
- 2.2.4 惠山泥人突破点33-35
- 2.3 惠山泥人现有展示方式分析35-37
- 2.4 以体验和互动为核心的展示设计37-40
- 2.4.1 传统展示与互动展示37-38
- 2.4.2 体验在展示设计中的作用38-39
- 2.4.3 体验的特性39-40
- 2.5 本章小结40-41
- 第3章 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及其价值41-57
- 3.1 交互式虚拟展示概述41-43
- 3.1.1 交互式虚拟展示简介41
- 3.1.2 交互式虚拟展示的特点41-42
- 3.1.3 交互式虚拟展示的时代精神42-43
- 3.2 虚拟现实展示43-47
- 3.2.1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43
- 3.2.2 虚拟现实展示设计应用案例分析43-47
- 3.3 增强现实展示47-53
- 3.3.1 增强现实技术简介47-49
- 3.3.2 增强现实展示设计应用案例分析49-53
- 3.4 交互式虚拟展示在传统手工艺品中的价值体现53-56
- 3.4.1 创新传统手工艺品的展示模式53-55
- 3.4.2 提升传统手工艺关注度55
- 3.4.3 探寻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55-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第4章 传统手工艺品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原则与策略57-79
- 4.1 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的设计原则57-59
- 4.1.1 注重文化与技艺的展示57-58
- 4.1.2 体验为上,调动参观者兴趣58-59
- 4.1.3 后续的系统维护以及培养参观者的持续关注度59
- 4.1.4 不同用户及展示内容有针对性方案59
- 4.2 用户研究及设计策略59-74
- 4.2.1 理解用户:定性研究59-60
- 4.2.2 用户界定60
- 4.2.3 用户观察和用户访谈60-65
- 4.2.4 面向少儿用户人群的设计策略65-68
- 4.2.5 面向青年用户人群的设计策略68-71
- 4.2.6 面向中老年年用户人群的设计策略71-74
- 4.3 展示内容及设计策略74-78
- 4.3.1 基于外观的展示设计策略——动态虚拟展示74-76
- 4.3.2 基于文化的展示设计策略——光阴的故事76-78
- 4.4 本章小结78-79
- 第5章 惠山泥人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实践79-99
- 5.1 惠山泥人传承价值79-83
- 5.1.1 惠山泥人的意蕴79-82
- 5.1.2 惠山泥人的价值82-83
- 5.2 青年用户虚拟展示系统设计83-98
- 5.2.1 用户角色模型83
- 5.2.2 惠山泥人交互式虚拟展示系统设计83-85
- 5.2.3“寻找阿福”APP应用85-89
- 5.2.4 虚拟眼镜初体验89-91
- 5.2.5 惠山泥人虚拟体验游网站91-98
- 5.3 本章小结98-99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99-101
- 6.1 主要结论99-100
- 6.2 展望100-101
- 致谢101-102
- 参考文献102-105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105-106
- 附录B:图片与表格来源106-1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少华;;谈惠山泥人中的吴文化审美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王英;赵震;宋伟;;基于VR技术的虚拟陶瓷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7年12期
3 张睿;;惠山泥人的时代价值[J];才智;2008年14期
4 陈志刚;耿涛;章聿;;浅谈产品交互式展示设计[J];大众文艺;2011年18期
5 周蒙娜;王家民;樊荣;;惠山泥人中手捏戏文的造型装饰特色研究[J];包装工程;2012年24期
6 孙丹丽;;互动与体验在展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J];包装工程;2014年10期
7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9 王丽梅;;当代中国文化关注度的上升及其背景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沈艳;;惠山泥人—“大阿福”源流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贺;商业展会设计中的“体验展示”[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永刚;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技术结合的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文s
本文编号:349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4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