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4:03

  本文关键词:徽州木刻插图艺术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从现代设计构成角度为切入点,以徽州木刻插图艺术表现语言为基础,来探究其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形式及特征,并与“徽州三雕”艺术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两种艺术风格的关联性和差异性,通过挖掘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当代价值以及在新时代下的应用与传承。徽州木刻插图艺术受到了徽州地方主观或客观因素所影响,从而体现出具有徽州地方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自秦汉时间出现中国插图史上的第一幅插图开始,到明清时期迎来“无书不图”的黄金时期。而徽州木刻插图艺术具有风格明显的地方艺术特色,其木刻插图创作方式成为各大木刻插图流派效仿模式,创作出的精美插图深受当时广大读者的喜爱。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创作者们对于木刻插图艺术也有着独到的领悟,其刀法流畅,粗中有细,刻出的线条密而不腻,而且线条苍劲有力,使创作出来的插图作品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含有丰富的审美韵味。本文的文章结构总体分成六大章,前三章从徽州木刻插图艺术发展的基础因子论述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而来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其中第一章讲述研究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意义与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并提出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通过阐述徽州木刻插图艺术与中国木刻插图艺术发展历史的串联性研究,客观反映徽州木刻插图艺术在中国插图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地位。第三章深刻发掘徽州木刻插图艺术发展起来的主客观因素,从中推论出其各因素对于徽州木刻艺术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第四章通过各种内外在因素条件环境影响下,从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艺术表现语言、表现形式及特征加以分析,并通过现代设计构成法则加以研究其风格与形式,以探究内在的创作方法和特征。第五章阐明“徽州三雕”艺术与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相同与共同之处,阐明两种密不可分的艺术风格。第六章明确徽州木刻插图艺术具有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的多重意义,并进行很好的应用传承与保护。徽州木刻插图艺术以它那强有力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精美绝伦的雕刻手法以及匠心独运的儒家文化思想艺术题材,成为中国古代插图艺术史上的一个著名流派。无论是从其创作思维、工艺流程和艺术造诣上来说,都是插图艺术史上的一块瑰宝。综上所述,通过对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深入研究,使得我们在其传承和应用上进行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并在其雕刻技法、审美形式、设计方法、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进行现代应用,同时也是更好的保护徽州木刻插图艺术这一地方特色艺术形式。从设计和美学的角度上来说,本课题的研究为是为了进一步探究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艺术本质,将这门艺术更好的传承应用,使得徽州木刻插图艺术乃至徽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徽州木刻插图艺术 艺术表现 构成法则 应用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31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18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
  • 1.3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4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17-18
  • 第2章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发展18-25
  • 2.1 中国木刻插图艺术的发展18-22
  • 2.2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发展22-25
  • 第3章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成因25-31
  • 3.1 客观自然因素25-26
  • 3.1.1 地形与地貌因素25-26
  • 3.1.2 自然物质因素26
  • 3.1.3 相关产业发展因素26
  • 3.2 主观人文因素26-31
  • 3.2.1 人口大迁徙的影响26-28
  • 3.2.2 土地与徽商文化的影响28-29
  • 3.2.3 程朱理学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29
  • 3.2.4 创作者们内在素养的影响29-31
  • 第4章 徽州木刻插图的艺术表现语言31-46
  • 4.1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创作手法及创作流程31-35
  • 4.1.1 新安画派的创作影响31-32
  • 4.1.2 徽州刻工的卓越技艺32-33
  • 4.1.3 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33-35
  • 4.1.3.1 线描画稿的创作33
  • 4.1.3.2 雕版的创作33-34
  • 4.1.3.3 插图的刊印创作34-35
  • 4.2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表现形式及特征35-39
  • 4.2.1 写实类插图的艺术表现形式36-37
  • 4.2.2 抽象类插图的艺术表现形式37
  • 4.2.3 徽州木刻插图创作的艺术性特征37-38
  • 4.2.4 徽州木刻插图创作的视觉性特征38-39
  • 4.3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构成法则和版式风格39-46
  • 4.3.1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构成法则39-42
  • 4.3.1.1 对比构成40-41
  • 4.3.1.2 重复构成41-42
  • 4.3.1.3 分割构成42
  • 4.3.2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版式风格42-46
  • 第5章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与“徽州三雕”艺术的关系46-54
  • 5.1 “徽州三雕”的艺术风格特征46-48
  • 5.1.1 多样化的艺术形式47
  • 5.1.2 形式美的表现47-48
  • 5.2 “徽州三雕”的艺术意蕴48-50
  • 5.2.1 “徽州三雕”艺术中的明喻49
  • 5.2.2 “徽州三雕”艺术中的借喻49
  • 5.2.3 “徽州三雕”艺术中的暗喻49-50
  • 5.3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与“徽州三雕”艺术的关联性50-51
  • 5.3.1 相同的文化底蕴50-51
  • 5.3.2 相互之间的影响51
  • 5.4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与“徽州三雕”艺术的差异性51-54
  • 5.4.1 表现形式的差异52
  • 5.4.2 功能性的差异52-54
  • 第6章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价值与应用传承54-66
  • 6.1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价值54-55
  • 6.1.1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文化价值54
  • 6.1.2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艺术价值54-55
  • 6.1.3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社会价值55
  • 6.2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传承55-57
  • 6.2.1 时代性与地域性文化的传承56
  • 6.2.2 创作技法与工艺流程的传承56-57
  • 6.2.3 多种艺术形式结合的创新性传承57
  • 6.3 徽州木刻插图艺术的应用57-66
  • 6.3.1 雕刻手法的直接应用57-58
  • 6.3.2 装饰元素的提取应用58-64
  • 6.3.2.1. 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58-61
  • 6.3.2.2. 在平面包装中的应用61-63
  • 6.3.2.3. 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63-64
  • 6.3.3 表现内容的借鉴应用64-66
  • 总结66-67
  • 参考文献67-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耶耳;写实的美国插图艺术[J];美术之友;2004年03期

2 张韬;;插图艺术的数字化转向[J];装饰;2006年07期

3 齐仁;;国际插图艺术论坛[J];世界美术;2009年04期

4 段妍坤;;插图艺术的数字化美学探讨[J];美术大观;2010年04期

5 杨虹;张栩;;浅析中世纪插图艺术的价值[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12期

6 高荣生;;插图艺术现状评说[J];美术;2010年08期

7 刘卫;;浅谈数字时代插图艺术的发展[J];艺术教育;2011年12期

8 张晓雯;;中国元素对西方插图艺术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2年08期

9 王阳阳;;儿童书籍插图艺术创新探讨[J];大众文艺;2012年20期

10 何忠;陈红;;民国书籍插图艺术的特征[J];美术大观;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晓洁;;书籍插图艺术的回顾与思考[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江俊峰;插图 是花还是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2 宗宏亮;灿烂的方寸天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3 群众出版社 刘辉煌;“读图时代”溯插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4 吕敬人;品味大师插图的魅力[N];中国艺术报;2003年

5 金易;陶文杰和他的插图艺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6 高荣生;插图教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7 焦振清;话说插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逸涵;中国插图艺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2 车文静;论中国古籍木版插图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3 朱杰;现代插图艺术应用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4 贾如丽;中国现代插图艺术风格及审美思潮的流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林潇;论当代插图艺术的非传统媒介化[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6 索米娅;民国时期期刊插图艺术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

7 阮冀(Jimmy Ruan);徽州木刻插图艺术及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8 赵峥一;儿童插图艺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朴灿国;计算机技术在插图中的应用[D];延边大学;2007年

10 丁琼;徽州古籍木刻插图艺术价值的研究与应用[D];安徽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徽州木刻插图艺术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53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1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