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雕塑的地域适存性
发布时间:2017-05-26 12:24
本文关键词:论城市雕塑的地域适存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城市雕塑对我国来说是一门经验不多的年轻艺术,它是在学习欧洲等国家的城市雕塑后不断创新的结果。作为城市公共艺术其中之一的城市雕塑,其特殊的存在方式要求对它的考察除了要关注自身的形象外,还必须与周围的“内、外”环境联系起来。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造就了当代丰富而特有的建筑形式和城市空间形态,而新的空间形态使城市雕塑的创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另外,鉴于当前我国城市雕塑存在着概念化,雷同化和千篇一律的问题,,本文以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适应关系为核心,以其在环境中存在的合理性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强调了城市雕塑的地域性要求和适存性原则——以地域的文化为支点,以具体的环境为“舞台”背景,以地域的审美趣味为导向进行适应性“生长”,这样才能体现出城市的个性特色。希望以此问题的探讨能对城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希望能产生更多与具体环境多层次协调的优秀作品并对逐步提高我国城雕的艺术水准及使其在城市空间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有所帮助。这也是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关键词】:城市雕塑 地域性 适存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313.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前言5-6
- 一、城市雕塑的基本功能和属性6-11
- 1.1.城市雕塑与人类精神生活有密切联系6-7
- 1.2.城市雕塑与城市的关系7-9
- 1.3.城雕艺术的公共性特点9-11
- 1.4.城市雕塑与其它艺术的异同11
- 二、城市雕塑与背景环境的适存性关系研究11-26
- 2.1.城雕的主题内容与城市地域文化的适存13-17
- 2.2.城市内区域空间的适存17-19
- 2.3.城雕造型的适存19-22
- 2.4.色彩的适存22-24
- 2.5.区域性的审美趋向24-26
- 三、城雕的适存性发展与经济,科技手段及材料间的关系26-28
- 四、城市雕塑的误区与思考28-33
- 4.1.缺乏地域性要素而存在的问题29-31
- 4.2.对此问题的分析31-32
- 4.3.城雕的地域适存性是一条创作原则32-33
- 结语33-35
- 参考书目3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明艳;环境陶艺的地域性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2 魏欣欣;公共雕塑媒材应用的生态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城市雕塑的地域适存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9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