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仕女雕塑形象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19:14
本文关键词:唐代仕女雕塑形象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代继承了“追求和谐的兼容并蓄精神、追求实用的义利兼重精神”的文化血脉,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巩固统一,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为自己统治服务,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是唐代一个显著特征。唐代是开放的社会,妇女教育、生活在更轻松的氛围环境中,女性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兼容并蓄的审美文化下,唐代妇女热爱美,在外形上敢于做不同的尝试挑战社会。女子天性爱美,追求外貌的姣好成为女子生活中最重要的环节,对唐代仕女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唐代物质生产的丰富,经济的恢复,中外文化交流,,受胡人影响和物质生活改善,体态丰腴的贵族女性越来越多,上层社会审美文化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传播,使丰腴为美的审美倾向逐渐蔓延开来。唐代经济的发展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而唐代仕女俑尤为出色。在唐代经济发达,文化兼容并蓄,人类审美意识转变,陶俑题材丰富,塑造细腻到达历史的最高水平。陶俑的造型由古拙向精细转变,仕女俑从纤瘦到丰腴,呈现盛唐的社会氛围。仕女俑神情满足,对面部的刻画越来越精细,体现人物造型的神韵,做到形神兼备。在唐代陶俑中,塑造的仕女俑的形象充满活力是最成功的。高高的发髻,圆脸,多彩的衣裙衬托着丰腴的体态之美,多变的妆饰装点着脸庞,人物细腻生动,营造“丰肌秀骨”的唐代审美特色。唐文化的重要标志就是服饰文化的发展。服饰质地考究,雍容华贵,款式众多,色调绚丽。唐代女性热爱并追求自己的美,也只有在唐代历史上处于最高的地位,从女子着装的改变显现出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女俑体现各阶层的审美情趣,为现代了解唐代文化提供史实论据。 唐代女子丰满、聪慧的形象与气质成为唐俑的特点。以简练的线条表现心理和神态,利用写实或变形的方法进行夸张和概括式的处理,它存在于欣赏者的潜意识中。欣赏者利用想象去体会女俑的真实情感,忽略人物外貌形象这就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神韵体现。唐代雕塑塑绘合一、丰腴健美,整体的风格一致,包含健康爽朗的气质。这一切都反映了唐代的“以胖为美”的审美价值,也是唐代生活富裕的写照。
【关键词】:唐代 仕女 雕塑 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3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7
- 1 绪论7-14
- 1.1 选题来源或依据7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7-9
- 1.3 相关概念以及研究方法9-14
- 1.3.1 概念9-12
- 1.3.1.1 仕女概念9-11
- 1.3.1.2 唐代雕塑特点11-12
- 1.3.2 研究方法12-14
- 2 唐代仕女雕塑分类及特征14-18
- 2.1 “贵妇”形象的人物特征14-16
- 2.2 “侍女”形象的人物特征16-18
- 3 唐代仕女雕塑造型表现手法18-24
- 3.1 写实的表现手法18-20
- 3.2 夸张的表现手法20-22
- 3.3 变形的表现手法22-24
- 4 唐代仕女时代审美特征24-33
- 4.1 丰腴的体态24-25
- 4.2 华丽的着装25-30
- 4.3 多彩的妆容30-33
- 5 唐代仕女雕塑形象产生的历史背景33-37
- 5.1 社会政治影响33-34
- 5.2 社会经济的影响34-35
- 5.3 社会文化的影响35-37
- 6 唐代仕女雕塑对当代雕塑的影响37-40
- 6.1 造型样式的借用37-38
- 6.2 色彩装饰的运用38-39
- 6.3 造型图饰的出新39-40
- 7 结语40-43
- 7.1 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唐代仕女雕塑中显现40
- 7.2 唐代仕女雕塑塑绘合一的技艺特点40-41
- 7.3 唐代仕女雕塑丰腴健美的造型特点41-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54
-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倩;;追溯唐朝历史上的胖美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范万武;;谈唐三彩侍女俑的艺术魅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李浩;从唐代仕女画看唐代妇女妆饰制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关洁;;浅析唐代服饰文化内涵[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5 杨佩;;从“女扮男装”现象看盛唐时期的女性意识[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王青;;唐代女性时尚服饰文化初探[J];美术大观;2011年11期
7 竺小恩;;从儢獾胶
本文编号:400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0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