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和时间对话的游戏
本文关键词:与物和时间对话的游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任何人类的活动均是与物质和时间进行对话的游戏,艺术创作作为这种游戏的一个方式,以对“物、我、时间”三者关系的感知为原点,将形式上无限的可能性统一于对生命关照的表达中。 我从2009年暑假的创作中开始更为关注自身与材料和时间的关系,并试图在作品语言上找到更为简练自然的表达以去除说明、图解等有具体所指的表达,希望呈现出一种可感性大于可读性的作品。因为那时我开始觉得无意识的行为可能更容易实现生命与时间和物质的关联,作品中那些说不清楚的东西往往更加接近真实,无所矫饰。 从去年夏天所做的《杀器》到今年的《立》和《宝贝》我逐渐体会到用材料和时间对话的乐趣,这种乐趣就是因为找到了“物、我、时间”三者的对应关系。《杀器》这件作品始于我在感到了自然界里危险的存在时,本能的用竹子制作出一些具备杀伤力的原始武器。当危险消失,凝结在身上那瞬间的紧张感散去后,我把那些削尖的竹子和木棍吊装在一片竹林里,揭示宁静的自然界隐约潜藏的一瞬间的“杀气”。《立》旨在从概念上提出树与木头这两者的不同,树是自然之物,而木头是人工改造后的树。这件从树渐渐变成木头的作品蕴含着人对物质态度的转变。作品《宝贝》是将自然分裂的木头重新处理后再合在一起,形成仿佛是残破的老木箱而里面放着一件宝贝的感觉。它以直觉为出发点,最后通过不同手段的处理来体现材料的一些本质属性。这三件作品展现出来的都是处理材料的不同方法,但其中都暗含着我对时间的感触。《杀器》旨在表达一瞬间的紧张,《立》则侧重体现我人生的成长过程,《宝贝》则含有对时间悖论的思考。三者都是通过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来寻找创作中使用和处理材料的唯一方法。 我从极少主义和物派的作品中看到了艺术家对物质及其存在意义有别于以往的认知。那种干净和纯粹的精神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后来世界的面貌。这样的方式或许是对人类共有的潜藏困惑的本质探索,即世界是什么,应该在有生的时间里做些什么和在死后的时间里被我们改变的物质世界又将会是怎样? 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按照他丰富的感知经验去改变物质材料的过程,只不过程度不同手段各异而已,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艺术家各自的生命体验和个性的不同而勾引出了新的话题和可能性。艺术家玩的只是“游戏性更强的游戏”。因为它可以更少的考虑实际效用,所以他们的游戏往往显得更为本质和纯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前言7-8
- 第一章 我的游戏8-11
- 第二章 前行者之路——极少主义和物派11-12
- 第三章 影响我的人和物12-14
- 尾语14-15
- 注释与参考书目15-16
- 鸣谢1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亚平;浅析现代绘画与文学载体[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龙厚强;任庆薪;;再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前卫艺术[J];电影文学;2008年11期
3 解玉斌;;观念艺术的当代价值及困惑[J];电影评介;2009年20期
4 徐修玲;;新媒体艺术批评中的直觉因素[J];大众文艺;2011年23期
5 林叶薇;;论艺术形象域中异同循环创作规律的价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刘宇;;地域文化差异对艺术家风格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单伟;;论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文化取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04期
8 李天慧;;游而不离——浅析20世纪90年代艺术家的游世心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王红;“心见”与“眼见”——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抽象美与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美之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10 黄向前;;中国传统符号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与演绎[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吉吉;;毛泽东图像研究[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青;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王海燕;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大学;2010年
5 杜龙琪;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颖;浅析克里姆特作品背后的隐性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东梅;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亮;浅析中国当代时尚油画作品中的精神指向[D];沈阳大学;2010年
6 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超群;中国当代艺术之“新生代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桂睿;论色彩在陶瓷雕塑中的运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9 刘旭;历史真实的诗意解读[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新凤;中国民间美术的当代理念表达[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与物和时间对话的游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0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