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城市的景观雕塑设计探讨
发布时间:2017-05-29 22:09
本文关键词:中国山水城市的景观雕塑设计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景观雕塑是以公共景观为平台,设立在户外公共环境中,能唤起人们视觉与心灵美感,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雕塑艺术作品。山水城市中的景观雕塑,作为山水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空间、形体、色彩、材料、尺度等艺术语言向市民大众传达着山水城市中迥异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审美趣味,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认同与欣赏趣味。在某种程度上,景观雕塑可以充分反映山水城市的历史人文,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标志性雕塑,起到了形象代言的“名片”作用。山水城市中的景观雕塑如何弘扬城市精神、提高城市气质、展示城市形象,是当今山水城市景观雕塑设计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论文以山水城市、景观雕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指出了山水城市与景观雕塑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从宏观上解析了山水城市中景观雕塑设计的相关因素,确立山水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应遵循生态性、整体性、公众性的原则,提出山水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应显露自然,尊重自然,创造虚实相生的意境、塑造具有多视点美感的形体和注重传统雕塑表现技法的继承与创新的方法。这些方法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发展要求,突出景观雕塑作品与山水城市环境依存、融合的关系,实现了山水城市环境、景观雕塑与公众的和谐关系,从而使景观雕塑作品达到弘扬城市精神、提高城市气质、展示城市形象的最终目的,充分体现出山水城市崇尚山水自然的传统生态意识、浓郁的山水文化内涵、和谐的自然、人文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特点。 论文最后对我国山水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展望,希望从制定景观雕塑总体规划、加强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景观雕塑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推动我国山水城市景观雕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山水城市 景观雕塑 生态 公众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31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1 绪论9-14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9-11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1.4 研究方法12
- 1.5 论文框架12-14
- 2 山水城市与景观雕塑的相关阐释14-25
- 2.1 山水城市的相关阐释14-18
- 2.1.1 山水城市的概念界定14-15
- 2.1.2 山水城市的主要特点15-16
- 2.1.3 具代表性的山水城市16-18
- 2.2 景观雕塑的相关阐释18-19
- 2.2.1 景观雕塑的定义18
- 2.2.2 景观雕塑的类型18
- 2.2.3 景观雕塑的特点18-19
- 2.3 山水城市与景观雕塑的关系19-21
- 2.3.1 山水城市环境是景观雕塑存在的有利因素19-20
- 2.3.2 景观雕塑是山水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20-21
- 2.4 我国山水城市景观雕塑的现状与存在问题21-24
- 2.4.1 我国山水城市景观雕塑现状21-22
- 2.4.2 我国山水城市景观雕塑存在的问题22-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3 山水城市景观雕塑设计方法构建25-42
- 3.1 山水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相关因素25-35
- 3.1.1 山水城市环境25-30
- 3.1.2 景观雕塑的艺术语言30-34
- 3.1.3 雕塑家、决策者、资金与观众34-35
- 3.2 山水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原则35-37
- 3.2.1 生态性原则35
- 3.2.2 整体性原则35-36
- 3.2.3 公众性原则36-37
- 3.3 构建山水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方法37-40
- 3.3.1 显露自然、尊重自然,创造虚实相生的意境37-38
- 3.3.2 塑造具有多视点美感的形体38-39
- 3.3.3 注重传统景观雕塑表现技法的继承与创新39-40
- 3.4 本章小结40-42
- 4 山水城市景观雕塑设计探索——以云南玉溪市景观雕塑设计为例42-56
- 4.1 玉溪市背景概述42-45
- 4.1.1 自然环境42-43
- 4.1.2 历史人文环境43-44
- 4.1.3 城市空间格局44-45
- 4.2 玉溪市景观雕塑现状45-48
- 4.2.1 纪念性景观雕塑45-46
- 4.2.2 装饰性景观雕塑46-47
- 4.2.3 其他景观雕塑47-48
- 4.3 玉溪市景观雕塑整体设计构思48-52
- 4.3.1 景观雕塑目标定位48-49
- 4.3.2 中心城区景观雕塑总体规划49-52
- 4.4 景观雕塑设计方案52-55
- 4.4.1 《玉带》景观雕塑设计52-53
- 4.4.2 《民族风情》系列景观雕塑设计53-55
- 4.5 启示与思考55-56
- 5 山水城市景观雕塑发展的建议与展望56-59
- 5.1 对山水城市景观雕塑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56-57
- 5.1.1 尽快制定景观雕塑的总体规划56
- 5.1.2 加强景观雕塑的后期管理和维护56
- 5.1.3 重视景观雕塑的宣传与普及56-57
- 5.2 山水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趋势57-59
- 5.2.1 景观雕塑与山水城市环境更加和谐化57
- 5.2.2 景观雕塑更加生态化和节约化57-58
- 5.2.3 景观雕塑更加强调文化性58-59
- 6 结语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64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实践项目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永生;;试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和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施梁;吴晓;;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施鸣;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门面[J];雕塑;2004年03期
4 过伟敏 ,王枫;雕塑艺术与城市环境[J];雕塑;2004年03期
5 漆平;艺术·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互动[J];雕塑;2004年04期
6 温洋;公共景观艺术与雕塑[J];雕塑;2004年04期
7 金国胜;现代环境雕塑与环境[J];雕塑;2004年06期
8 任云英,田勇,田勇,武真;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文化意义的再认识[J];规划师;2000年05期
9 林峰;环境空间中的城市雕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张启泰;环境艺术与雕塑文化属性的思考[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旭;山水城市形态与文化理念探析[D];重庆大学;2003年
2 李凌颖;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汤和;当代公共艺术的互动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山水城市的景观雕塑设计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0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