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渭北拴马桩雕刻艺术语言的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20:17

  本文关键词:渭北拴马桩雕刻艺术语言的形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我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们是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下的产物,反映了我国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以士文化为代表的“庙堂文化”[1],自西周以来,历朝历代都以“庙堂文化”为思想核心,排斥民间文化的介入。从秦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明清时期的文化大繁荣,表现的都是儒雅昂扬,尊崇儒法的思想。在这种庙堂文化为思想核心的艺术环境里,派生出来的各种文化样式如建筑、绘画、音乐、雕塑、诗词歌赋等等一概缺乏民间生活、民间艺术的参与。民间艺术被历朝历代的文人士大夫看作登不得大雅之堂的野莽村夫的陋习。因此,像民间歌谣、民间词话、说唱、杂耍、泥塑、皮影、提线木偶、面花、剪纸、刺绣等等,均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所以很多历史资料都没有给予这些民间艺术必要的关注。直到现在,这些民间艺术似乎还是受到很大一部分人不同程度的轻视。当如今我们来研究这些民间艺术时,存在着相当的难度。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入侵,国家积极从事民间艺术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才使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些民间艺术的珍贵,这些民间艺术也逐渐得到世人应有的关注。 在陕西省渭河下游以北,陕北黄土高原以南地区,即富平,蒲城,澄城,合阳,韩城,大荔等县及周围地区,许多村庄里至今还散散落落地竖立着一些被风剥雨蚀的拴马石桩。1982年以来,陕西省文化部门对这些拴马石桩进行广泛的考察。1985年夏,来自陕西的渭北拴马石艺术考察成果展览,轰动了北京。专家学者为之惊愕,纷纷称赞这是“杰出的艺术、重大的发现”,“民间拴马桩的发现,为总结和建立自己民族雕刻艺术体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专家们还指出:“拴马桩艺术包容着丰富的民族、社会心理内容,它的发现,在艺术和民俗的意义上并不逊于秦兵马俑的出土”[2]。 拴马桩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不仅仅限于石雕艺术本身,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拴马桩作为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人家拴系骡马的实用物件,在精心雕凿而成之后,往往按照沿习而成的定规,成双成对或成组地树立在民居建筑大门前。久而久之,也就与建筑物本身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又被赋予了辟邪镇宅、吉祥祈福的意义。 拴马桩属于民间的雕刻艺术形式。它的造型题材基本来源于客观生活,所以,它表现的是一个别具生活情趣,民族民俗色彩的世俗社会。 现在从雕刻形式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拴马桩,其中包括拴马桩的整体情况介绍;分析拴马桩的雕刻艺术形式;拴马桩雕刻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创新三个方面。
【关键词】:拴马桩 雕刻艺术语言 形式美感 继承与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30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引言10-12
  • (一) 对拴马桩雕刻艺术形式美感研究的必要性10-11
  • (二) 关于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11-12
  • (三) 本文的努力目标12
  • (四)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12
  • 二、拴马桩的整体情况12-20
  • (一) 拴马桩产生的历史、地理条件及其分布12-14
  • (二) 拴马桩的结构和名称14-17
  • (三) 拴马桩的类型17
  • (四) 产生拴马桩雕刻艺术形式之成因17-20
  • 三、分析拴马桩雕塑艺术形式20-26
  • (一) 拴马桩雕刻艺术的载体——石头20
  • (二) 拴马桩的造型制式特征20-23
  • (三) 拴马桩雕塑的变形与夸张手法23-24
  • (四) 拴马桩圆雕、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造型手法24
  • (五) 拴马桩雕塑中人物与动物相结合(人驭狮)的造型方法24-25
  • (六) 拴马桩雕塑的程式化与随意性相结合的造型方法25-26
  • 四、拴马桩雕塑与石狮文化和民居建筑的关系26-32
  • (一) 拴马桩雕塑与中国石狮文化26-30
  • (二) 拴马桩与民居建筑30-32
  • 五、拴马桩雕塑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创新32-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7
  • 致谢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广中智之;古代中国猴与马故事的源流——中外文化交流之一例[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3期

2 林通雁;从职贡图到八蛮进宝和回回进宝——陕西关中拴马桩人驭狮雕像试读[J];美术观察;2004年01期

3 许征云;陕西拴马桩拴娃石赏析[J];美术向导;1999年04期

4 ;渭北拴马石艺术考察记[J];美术研究;1985年03期

5 晏新志;;渭北拴马桩初探[J];文博;1991年03期

6 任慧君;拴马桩石雕艺术浅析[J];文博;2003年03期

7 季新民;;渭北“拴马桩”石雕艺术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竹晓翠;拴马桩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渭北拴马桩雕刻艺术语言的形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13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7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