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善木雕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22:00
本文关键词:林学善木雕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林学善是一位深具传统积淀的学院派木雕大师。他曾师从著名雕刻艺术家阮宝光、著名金石篆刻家周哲文,又接受过中央美院良好的系统教育。他从实践创作走向理论学习,最后回归木雕实践创作,并成功地将民间传统木雕技法与学院严谨科学的理论完美结合,形成自我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木雕界独树一帜,尤其他的“达摩”系列作品倍受推崇,具有很高艺术成就。他的木雕作品既传承了福州传统木雕技艺的精髓,同时又扩展了福州木雕的精神与技艺,他赋予了福州木雕以“达摩”般坚毅、执着的风骨,又在艺术表现上引领着福州木雕走向新的历程。 因此,研究他的木雕作品对于研究福州地区木雕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很深的借鉴启发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林学善的求艺历程及艺术风格的发展;二、林学善“达摩”主题雕刻的创作源流;三、林学善艺术风格的成因;四、林学善木雕创作对福州木雕的影响。
【关键词】:林学善 木雕 艺术风格 达摩 福州木雕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314.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9
- 绪论9-13
- 一、选题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综述10-11
- 三、研究方法11
- 四、研究重点、难点11-13
- 第一章 林学善木雕艺术求艺历程13-19
- 第一节 艺术启蒙阶段(1959—1963)13-14
- 一、艺术环境熏陶阶段(1959—1960)13-14
- 二、中学业余学习阶段(1960—1963)14
- 第二节 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阶段(1963—1966)14-16
- 第三节 师从著名雕刻艺术家阮宝光阶段(1966—1981)16-17
- 第四节 中央美院系统学习阶段(1982—1984)17-19
- 第二章 林学善不同阶段木雕艺术风格的发展19-29
- 第一节 象园流派木雕艺术风格传承19-22
- 第二节 个人风格的形成22-25
- 一、题材22-23
- 二、材质23-24
- 三、技法24-25
- 第三节 个人木雕风格的多样化25-29
- 一、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25-26
- 二、创作题材多样化26-27
- 三、创作材质多样化27-29
- 第三章 林学善“达摩”主题雕刻的创作源流及其艺术特色29-43
- 第一节 达摩主题在中国的发展29-31
- 第二节 林学善所认识的达摩文化象征31-32
- 第三节 林学善达摩雕刻的艺术特色32-43
- 第四章 林学善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43-49
- 第一节 地域性文化的影响43-44
- 第二节 社会文化大背景的影响44-45
- 第三节 个人因素的影响45-47
- 第四节 艺术市场的影响47-49
- 第五章 林学善及福州传统木雕工艺的走向及问题49-53
- 第一节 林学善木雕走向及问题49-50
- 第二节 林学善木雕对福州木雕工艺创作的影响50-53
- 结语53-55
- 附录55-59
- 参考文献59-6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1-63
- 致谢63-65
- 个人简历65-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发柽;;福州木雕的艺术流派[J];东南传播;2006年08期
2 陈新钊;林国柽;;指尖上的艺术——福州上街根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3年11期
3 郭发柽;;福州木雕的品种分类[J];东南传播;2006年09期
4 王小蕙;福建龙眼木雕[J];雕塑;1996年01期
5 陈亮;;榕台木雕缘[J];福建乡土;2007年01期
6 富舟;;雕刻大师——“达摩善”[J];上海工艺美术;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林学善木雕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1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