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收租院》:作为政治的主题公园

发布时间:2017-06-23 13:03

  本文关键词:《收租院》:作为政治的主题公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型群雕《收租院》与蔡国强的作品《威尼斯收租院》诞生在不同的时代,在此,原件与复制品的关系,已经跃出了文化工业的议题,进入到历史抗争的符号性生产之中。前者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的典范,其悲剧性的命运脱轨在于,当初的抗争对象在如今成了抗争得以展示的条件,没有艺术资本的运作,就不会有《收租院》的主题公园及其衍生产品。艺术抵抗与政治革命作为非法的正义观,潜入《收租院》和《威尼斯收租院》的欲望游戏之中,真正的革命从未发生过。艺术符号作为革命的替代品,在真理幻像中获得暂时的满足。当代政治文化中的左翼致幻剂,使得《收租院》的魅影游荡在资本帝国,而革命的珍宝只能在政治诸众的手中得以幸存。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艺术抵抗 政治革命 欲望游戏 生活梦想
【分类号】:J313.2
【正文快照】: A大型群雕《收租院》出生于1965年,几近半个世纪之后的1999年,艺术家蔡国强的仿造品《威尼斯收租院》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夺得金奖,获奖事件的社会学反应就是“版权之争”。①蔡国强是否有抄袭之嫌另当别论,一个关键的前提就是,当初作为无产阶级艺术典范的《收租院》自身是否关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玉平;;前卫艺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从《收租院》的中国生产机制谈“毛泽东美术”的研究方法论[J];东方艺术;2010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德宁;;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由鲍德里亚的“超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黄吉宏;李兴华;;景德镇陶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都市景观”规划中的品牌效应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 黄石;杜庆春;;反对电影,还是被烈火吞噬——思想或抽象写作在居伊·德波作品中的影像呈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周潇潇;;国际化:以民族志书写的名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丹麦电影的主题突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庞弘;;分裂的快感与残破的浪漫——当代韩半岛电影中的时间形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徐培卿;;从媒介文本看当代消费社会——兼评《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植入式广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刘力永;;景观社会:媒介时代的一种批判话语[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8 荣鑫;;消费社会情境中的技术与统治——大众媒介的兴起及其意识形态效用[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9 吴晓;;媒介化时代民间艺术的文化转型[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董青;洪艳;;“体育媒体奇观”研究——以世界杯足球赛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冰莹;;作为仿像的卡通与作为卡通的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2 范欣;;“现实域”还是“乌托邦”——媒体奇观(化)作为一个生态学的问题[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子;;身体、空间与认同——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价值向度与现实启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金长江;陈小娟;;三峡工程新闻传播:动力、影响、战略与策略[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5 刘雯;;网络传媒的“审丑”研究——“小月月”事件折射出的消费投射与消费欲望[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6 赵丹;;转型期消费空间生产的城市逻辑解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3年

7 王欣然;;都市景观与消费怀旧——试析上海新天地“怀旧”的历史想象与文化认同[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可;艺舟双辑:理性与直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熊宇飞;意识的世界与主体的生成[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2 林燕;影像·拟像·视像[D];暨南大学;2010年

3 金珊;生存游戏型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官其钎;电视选秀时代平民偶像崇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鹏;数字影像奇观的艺术表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桂艳;消费社会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祁双;遮蔽与解蔽[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李又芳;从光的理想国到光因特网[D];河南大学;2011年

9 齐二娜;品牌与社会阶层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韩璐;广告艺术化对品牌价值提升的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抓思想 抓方法——《收租院》作者谈集体创作中的几个问题[J];美术;196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微;公园主题不可忽视[J];w

本文编号:475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75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1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