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街景雕塑在环境制约下的创作初探
本文关键词:当代城市街景雕塑在环境制约下的创作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当今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城市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街道作为城市中的一不可忽略的家族成员,它的建设对城市文化发展的推进作用也是不可小觑,与此同时,街景雕塑作为促进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一员,当然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街景雕塑建设必须给与重视。 街道的建设,在不断提倡突出建设地方特色,充分展现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为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探索道路。街景雕塑作品作为街道的“眼睛”和传播文明的载体,应探索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来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本文结合西安典型街景雕塑案例,图文并茂,分析了我国街景雕塑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从理论层面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为以后的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时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一种设计的思路与方法,确保高质量的街景雕塑的产生,促进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街道 城市雕塑 街景雕塑 公共艺术 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31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S4-8
- 1 绪论8-16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8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8-10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8-9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10-12
- 1.3.1 国外研究情况10
- 1.3.2 国内研究情况10-12
-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框架12-14
- 1.4.1 论文研究的方法12
- 1.4.2 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12
- 1.4.3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12-14
- 1.5 论文的创新点14-16
- 2 街景雕塑相关概念阐述16-26
- 2.1 街道16-20
- 2.1.1 街道的概念16
- 2.1.2 街道的分类16-19
- 2.1.3 街道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19-20
- 2.2 雕塑20-21
- 2.2.1 传统雕塑的概念及其发展20
- 2.2.2 城市雕塑的概念及其发展20-21
- 2.3 街景雕塑21-26
- 2.3.1 街景雕塑的概念21
- 2.3.2 街景雕塑的分类21-22
- 2.3.3 街景雕塑布置方式22-24
- 2.3.4 街景雕塑特点24-25
- 2.3.5 街景雕塑在现代城市中的重要性25-26
- 3 街景雕塑实例分析26-61
- 3.1 布局形式分析27-29
- 3.1.1 雁塔美术一条街街景雕塑布局分析27-29
- 3.1.2 大唐不夜城街景雕塑布局分析29
- 3.2 街景雕塑的主题与题材29-35
- 3.2.1 主题的选取29-32
- 3.2.2 题材的选择32-35
- 3.3 功能与表现形式35-40
- 3.3.1 功能35-37
- 3.3.2 表现形式37-40
- 3.3.3 小结40
- 3.4 街景雕塑尺度分析与视觉观赏特点分析40-49
- 3.4.1 尺度的影响因素40-42
- 3.4.2 尺度类型42-43
- 3.4.3 尺度心理43-44
- 3.4.4 尺度大小的确立44
- 3.4.5 雕塑作品的观赏特点44-45
- 3.4.6 观赏视点和空间环境的关系以及雕塑尺度的确立45-49
- 3.4.7 小结49
- 3.5 街景雕塑空间维度的分析49-51
- 3.6 街景雕塑的材质运用51-54
- 3.6.1 材料的审美语言51-52
- 3.6.2 城市街景雕塑材料的选取52-54
- 3.7 街景雕塑色彩的运用54-58
- 3.7.1 色彩的特性54-55
- 3.7.2 雕塑色彩的运用55-58
- 3.8 小结58-61
- 4 我国当代城市街景雕塑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61-69
- 4.1 我国当代城市街景雕塑艺术存在的问题61-64
- 4.1.1 雕塑建设机制不健全61-62
- 4.1.2 模仿照搬现象严重62-63
- 4.1.3 城市街景雕塑与周边环境不协调63
- 4.1.4 街景雕塑建设缺少计划性63
- 4.1.5 管理不善63-64
- 4.2 解决我国当代城市街景雕塑存在问题的方法探析64-66
- 4.2.1 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65
- 4.2.2 加强雕塑家的社会与职业责任感65-66
- 4.2.3 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66
- 4.2.4 做好后期管理与维护66
- 4.3 小结66-69
- 5 环境制约下街景雕塑创作原则69-75
- 5.1 环境相关概念69-70
- 5.1.1 环境69
- 5.1.2 自然环境69
- 5.1.3 社会环境69-70
- 5.2 环境制约下街景雕塑创作原则70-72
- 5.2.1 与周围自然景观环境相结合原则70
- 5.2.2 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原则70-71
- 5.2.3 符合大众审美原则71-72
- 5.3 小结72-75
- 6 结论与展望75-77
- 6.1 结论75
- 6.2 研究中的不足75
- 6.3 城市街景雕塑发展趋势75-77
- 致谢77-79
- 参考文献79-81
- 附录一: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81
- 附录二:图表目录81-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雨;澳大利亚公共艺术家理查德·古得温访谈录[J];装饰;2003年10期
2 钟岚;试析公共艺术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3 任永刚;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应用[J];装饰;2005年02期
4 熊瑛子;;公共艺术用材思考[J];美术界;2008年01期
5 李秀勤;公共艺术的基础结构——在当代文化氛围中对公共艺术的思考[J];新美术;2002年04期
6 冯原;空间政治与公共艺术的生产[J];美术观察;2003年07期
7 徐诚一;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叶凤华;叶正华;;公共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艺术界;2007年03期
9 刘勇;;简述中外公共环境艺术的发展[J];美术大观;2007年09期
10 郭伟生;;刍议公共艺术[J];美术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贺;;谦谦艺术——隐藏于稻田景观中的艺术[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彭杰;;论公共艺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运用[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程宏宇;;南通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建设[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5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大众文化[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陈振羽;朱子瑜;;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规划实践[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有感于陶艺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位置[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俐;;从公共艺术视角前瞻21世纪徐学发展[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吴宜夏;赵福生;张烈;;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公共设施方案意向[A];2007中国风景园林高层论坛:风景园林新亮点——北京奥运公园有关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周进;;历届世博会里的公共艺术[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N];美术报;2001年
2 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许渊;让艺术融入公共生活[N];台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广告牌上的公共艺术 我们有多少路要赶[N];文汇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楠;公共艺术要“多数优先”[N];工人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聆听;公共艺术,让城市更美好[N];台州日报;2010年
7 邹文;北京亟待为公共艺术整容[N];文艺报;2002年
8 陈履生;只有公众执掌公共艺术的话语权才能反映公共艺术的本质特点[N];文艺报;2004年
9 杜大恺;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美周;公共艺术不要特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5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高辉;用于街景重现的平行拼图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10 白伊达;可持续的公共艺术—重造城市环境[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2 向颖;对立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房婷婷;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中的互动形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葛筠;场所·主题与整体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熊若蘅;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姚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程虎;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解读[D];重庆大学;2004年
8 伍清辉;诗意安居:居住区公共艺术整体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9 郭晓颖;公共艺术视角下艺术与大众的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丽;反思与发展——从材料的角度谈玻璃装饰艺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城市街景雕塑在环境制约下的创作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7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