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济宁地区汉代石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4:20

  本文关键词:济宁地区汉代石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今天的济宁地区,两汉石刻众多,从时间上看,他们贯穿两汉四百年间;从书体上看,有篆书,有隶书;从制作的精良程度上看,有草草而成的随意刻画,更有众多书刻皆精的嘉石。本文从“艺术产品”出发,把济宁地区的汉代石刻分成刻石和碑刻两类。刻石为直接在石面上凿刻而成,碑刻则是选料比较讲究,有一定的形制,往往是先书丹然后再凿刻,在凿刻的过程中又保存有书意,但由于经过了二次“创作”和风雨剥蚀,它们与遗留下来的简牍帛书等墨迹又有很大的不同。在本文中,作者分别对济宁地区汉代石刻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分别探讨了这两类石刻的审美特征。文中指出,刻石自然浑朴,它们朴拙的审美价值自有清以来在书法的创作及研究中不断得到发挥。碑刻,由于特殊的功用,所以无论是书写,还是凿刻都比较认真,篆书碑刻或者篆书碑额题字,在端庄中不乏流动之美,隶书碑刻,它们大多出现在后汉晚期,是汉隶高度成熟的产物,但是,它们一碑一奇,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敦厚儒雅、秩序规整之美,是汉代书法艺术中的精品。 本文注重实地考察、注重直面原石,并把它们放入汉代的政治经济等文化大环境和当地特殊的地域文化环境之中去考察。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探讨了济宁地区汉代石刻在汉代书法艺术中的地位,与在当代书法学习和研究中的意义。
【关键词】:济宁地区 汉代 石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31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1章 本文研究内容的界定、分类及研究方法11-14
  • 1.1 本文研究内容的界定11
  • 1.2 本文研究内容的分类11-12
  • 1.3 研究方法12-14
  • 第2章 济宁地区汉代石刻生长的文化环境14-21
  • 2.1 先秦时期14-15
  • 2.2 秦汉时期15-16
  • 2.3 济宁地区的两汉封国16-17
  • 2.4 济宁地区汉代石刻兴盛的原因17-21
  • 第3章 济宁地区刻石之研究21-33
  • 3.1 刻石之功用21-24
  • 3.2 刻石的形制24-26
  • 3.3 刻石中的书法艺术26-33
  • 3.3.1 篆书类刻石26-27
  • 3.3.2 具有篆书意味的隶书刻石27-29
  • 3.3.3 隶书类刻石29-31
  • 3.3.4 已露楷书端倪的隶书刻石31-33
  • 第4章 济宁地区碑刻之研究33-48
  • 4.1 篆书碑刻33-39
  • 4.1.1 篆书碑刻的功用34-35
  • 4.1.2 篆书碑刻的形制35-36
  • 4.1.3 篆书碑刻中的书法艺术36-39
  • 4.2 隶书碑刻39-48
  • 4.2.1 隶书碑刻的功用40
  • 4.2.2 碑刻隶书的形制40-42
  • 4.2.3 碑刻隶书中的书法艺术42-48
  • 第5章 济宁地区汉代石刻的地位及价值48-61
  • 5.1 在文字演变史上的地位48-49
  • 5.2 在书法史上的地位49-51
  • 5.3 济宁地区汉代石刻的审美价值51-55
  • 5.3.1 自然浑朴的刻石51-53
  • 5.3.2 敦厚儒雅的碑刻53-55
  • 5.4 对书法艺术的影响55-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图65-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济宁地区汉代石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75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