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控诉
发布时间:2017-06-25 08:18
本文关键词:消失的控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农奴愤》是“文革”后期在拉萨创作的一组大型泥塑,它是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为庆祝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发起创作,由中央美术学院9位教师历时一载半创作完成。作品主要采用学院的手法,以“愤怒”为线索,塑造了百余尊真人等大泥塑作品及四面浮雕,全面、立体而深度地控诉旧西藏三大领主对农奴的惨酷压迫。作品陈列于布达拉宫广场的西藏革命展览馆。逼真的造型、激烈的控诉内容、核心的陈列位置以及多方位的宣传报道,使得《农奴愤》在完成之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随着“文革”的结束,当年海内外影响至远的这组大型泥塑作品迅速被遗忘,并且被拆毁,作为整体的《农奴愤》如今已不存在。 本文试图从努力还原作品创作及展示的历时真实入手,以图像学、社会学等方法,探讨藏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题材因袭与变迁。无疑,《农奴愤》受到了《收租院》的巨大影响,但差异又是显见,阶级问题和民族问题搅合在一起,旧西藏的农奴所受压迫更为特殊。在重点讨论“控诉”题材在新中国美术中的流变后,本文发现“控诉”的图像的更早来源是解放区的版画,在叙事模式上又跟戏剧密切相关。 通过与西方的描述、现实对照之后,可以发现关于旧西藏存在“地狱”与“天堂”的两种叙述。《农奴愤》以艺术的方式驳斥了西方一厢情愿地认为西藏是完美的“雪域圣地”的说法,西方人头脑中的世外桃源——Shangri-la(“香格里拉”)只能是一种遥远的心理想象。
【关键词】:《农奴愤》 泥塑 控诉 西藏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前言9-10
- 第一章 《农奴愤》的创作10-25
- 第一节 缘起10-11
- 第二节 《农奴愤》的创作者11-15
- 一、直接的创作者11-13
- 二、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及分工13
- 三、雕塑家们的学术背景13-15
- 第三节 创作模式与过程15-25
- 一、开门创作15-17
- 二、诉苦17-18
- 三、党的领导与文艺政策18-21
- 四、对《收租院》的学习21-22
- 五、创作上的反复22-25
- 第二章 《农奴愤》的展示25-42
- 第一节 《农奴愤》和西藏革命展览馆的关系25-32
- 一、西藏革命展览馆建馆时的布局25-26
- 二、改造后的阶级教育馆26-27
- 三、中央大厅的两幅壁画27-32
- 第二节 展览与反响32-36
- 一、在展览馆时的反响32-33
- 二、两位特殊参观者33-35
- 三、开门展览35-36
- 第三节 西藏之外的声音36-42
- 一、对外宣传与反馈36-38
- 二、专家的评价38-40
- 三、尾声:《农奴愤》的复制40-42
- 第三章 解题《农奴愤》42-68
- 第一节 故事情节与人物身份辨识42-47
- 一、庄园43-45
- (一)乌拉著苦43-44
- (二)无偿的劳役44
- (三)人换驴44
- (四)非人的生活44-45
- 二、寺庙45
- (一)逼债45
- (二)《吃人的神权》45
- (三)《勾结与残害》45
- 三、噶厦45-46
- (一)刑场斗争45-46
- (二)流放46
- 四、农奴斗争盼解放46-47
- 第二节 母题分析47-54
- 一、苦难与压迫48-51
- 二、愤恨与控诉51-52
- 三、从反抗到胜利52-54
- 第三节 图像溯源及相类作品比较54-63
- 一、"清算图"与"控诉"54-59
- 二、与《收租院》等相类题材作品的比较59-61
- 三、关于"反抗"61-63
- 第四节 西藏形象的塑造63-68
- 一、旅边绘画:新中国成立前的藏族题材创作63-64
- 二、团结共进的新时代:新中国成立后的藏族题材创作64-66
- 三、天堂与地狱:两个西藏66-68
- 结语68-70
- 主要参考文献70-73
- 附录73-94
- 一 《农奴愤》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73-75
- 二 《农奴愤》各部分执笔75-78
- 三 农奴愤解说词78-85
- 四 《农奴愤》接待外宾解说词85-86
- 五 海外有关《农奴愤》的反映86-88
- 六 西藏革命展览馆一九六五年整理苦主材料目录与说明88-90
- 七 《苦主忆苦材料》选登《寺庙要治理我俩》90-94
- 后记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全国美展》的回顾与前瞻[J];美术;1965年06期
2 江丰;回忆延安木刻运动[J];美术研究;1979年02期
3 韩书力;回望那组泥塑[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消失的控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1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8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