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墨江碧溪古镇传统民居装饰雕刻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0:12

  本文关键词:墨江碧溪古镇传统民居装饰雕刻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碧溪古镇 传统民居 装饰雕刻艺术


【摘要】:墨江碧溪古镇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雕刻艺术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古镇居民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建筑雕刻装饰文化的仿制与参考、融合与吸纳,并根据世居在墨江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的精髓,按照古镇所处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工艺、宗教等具体诸多领域,历经上百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最终形成的具有雕刻纹样纷繁、民族特色显著、文化底蕴浓厚、雕刻工艺娴熟的地方性民居装饰雕刻艺术。文通过查阅、收集相关书籍、硕博士论文以及互联网信息等相关资料,并且多次前往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碧溪古镇进行资料信息的调查与采集,现场完成了对古镇民居院落、建筑及相关建筑装饰的测量、绘制工作,拍摄且收集了具有当地鲜明特色的建筑装饰图片资料,通过对当地村民进行了调研采访,详细地了解了当地建筑装饰艺术产生的背景。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碧溪古镇民居装饰艺术进行较为系统的展示、分析与研究。论文的撰写涉及到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等学科专业领域,以我国优秀古老的传统文化为研究依据,所述内容涉及具有独特、鲜明地域文化的碧溪古镇民居雕刻装饰艺术,并且对之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总结。首先,论文对研究的区域及对象进行了界定,详细介绍了碧溪古镇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传统民俗,并且对如今当地民居的基本情况和分布范围进行了概述。其次,以碧溪古镇民居装饰构件类型为基础,分构件类型地对当地民居装饰式样进行了介绍。第三,以碧溪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为源,探讨其装饰纹样内容和构成形式,从纹样造型、图案特点以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寓意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第四,通过对碧溪民居装饰雕刻艺术的归纳、总结,得出其所包含的当地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和艺术追求,对古镇民居装饰雕刻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第五,对如何传承与弘扬碧溪民居装饰雕刻艺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碧溪古镇民居雕刻装饰艺术根植于与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它不但传承了中国传统民居装饰的精华,而且丰富了我国民居雕刻装饰艺术的宝库,更重要的是其带有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生活文化表征,为我国悠久的装饰艺术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关键词】:碧溪古镇 传统民居 装饰雕刻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1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11-12
  • 1.3 研究意义12
  • 1.4 研究内容12-13
  • 1.5 研究方法13-14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4-17
  • 1.6.1 国内外xO究现状14-16
  • 1.6.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17
  • 1.7 论文的创新点17-19
  • 第二章 墨江碧溪古镇及其传统民居建筑概况19-69
  • 2.1 自然环境19-20
  • 2.2 历史人文环境20-25
  • 2.2.1 历史沿革20
  • 2.2.2 文化背景20-22
  • 2.2.3 宗教信仰22-23
  • 2.2.4 传统习俗23-25
  • 2.3 碧溪古镇民居建筑基本情况与分布25-67
  • 2.3.1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39
  • 2.3.2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9-48
  • 2.3.3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67
  • 2.4 碧溪古镇传统民居建筑建筑礼仪67-69
  • 第三章 碧溪古镇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类型69-85
  • 3.1 瓦当、滴水69-70
  • 3.2 梁枋70-72
  • 3.3 雀替72-73
  • 3.4 吊柱73-75
  • 3.5 格栅门75-77
  • 3.6 窗77-80
  • 3.7 栏杆80-82
  • 3.8 柱础82-85
  • 第四章 碧溪古镇雕刻装饰题材及艺术分析85-93
  • 4.1 几何类纹样85-87
  • 4.1.1 “形”字纹85-86
  • 4.1.2 金钱纹86
  • 4.1.3 回纹86
  • 4.1.4 云纹86-87
  • 4.2 动物类装饰纹样87-90
  • 4.3 植物类装饰纹样90-93
  • 第五章 墨江碧溪古镇民居建筑雕刻的审美特征93-103
  • 5.1 造型变化美93-96
  • 5.1.1 写实与夸张93-95
  • 5.1.2 连续与适合95-96
  • 5.2 构图形式美96-98
  • 5.2.1 对称与均衡96-97
  • 5.2.2 主要与次要97-98
  • 5.2.3 节奏与韵律98
  • 5.3 工艺精湛美98-99
  • 5.4 材料天然美99-100
  • 5.5 地域特色美100-101
  • 5.6 情感意境美101-103
  • 第六章 碧溪古镇传统民居装饰雕刻艺术形成的文化内涵103-107
  • 6.1 祈福纳祥的民俗心理103
  • 6.2 富商云集的促进作用103-104
  • 6.3 多民族杂居的族性交融104
  • 6.4 多种宗教文化的影响和吸收104-107
  • 6.4.1 佛教文化104-105
  • 6.4.2 道教文化105-107
  • 第七章 碧溪古镇传统民居装饰雕刻的价值保护与继承107-111
  • 7.1 碧溪古镇传统民居装饰雕刻的价值保护价值与意义107-108
  • 7.1.1 历史价值107
  • 7.1.2 文化价值107
  • 7.1.3 经济价值107-108
  • 7.2 碧溪古镇传统民居装饰雕刻的保护与发展108-109
  • 7.3 总结109-111
  • 致谢111-113
  • 参考文献113-115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115
  • 发表论文情况115
  • 获奖情况1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辉;非洲雕刻艺术[J];装饰;2002年06期

2 马援东 ,敏昶;穆斯林雕刻艺术欣赏[J];中国宗教;2004年12期

3 ;雕塑[J];全国新书目;2005年08期

4 陈文武;;远安石佛庵雕刻艺术[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廖少华;;古代建筑门脸雕刻艺术概略[J];美术;2008年11期

6 洪梅香;;回族雕刻艺术——雕刻题材和其他雕刻[J];宁夏画报(时政版);2009年01期

7 林保尧;;评胡文和巴蜀佛教雕刻艺术史之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8 张新克;;嘉兴古镇聚落雕刻艺术的宗教信仰观[J];文艺争鸣;2011年08期

9 ;中国雕刻艺术的奇葩——湘南民间木石雕[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刘少俊;;湖北恩施连珠塔建筑雕刻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安荣杰;;论雕刻艺术不断创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任鹏;李世峰;;建筑形态与雕刻艺术[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在上海展出[A];《圆明园》学刊第七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思建 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浅析徽州雕刻艺术的价值[N];安徽经济报;2013年

2 记者 莫宇龙 通讯员 廖小芳;我市雕刻艺术再度走向繁荣[N];新余日报;2014年

3 郑尧锦黄山市郑尧锦雕刻艺术研究中心;现代的沉香木雕刻艺术[N];安徽经济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孟华;雕刻艺术人生[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实习生 朴瑞敬 经报记者 常征;雕刻艺术大师刘健的石壶人生[N];云南经济日报;2013年

6 贺冲;非洲雕刻艺术的“非”凡之美[N];中国艺术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石文禹 实习生 夏婷婷;印度文明的瑰宝[N];洛阳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海磬 通讯员 赵健;刘国通:让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语言[N];光明日报;2013年

9 丁德志 马鞍山电视台;探索巧用翡翠瑕疵创作的新途径[N];安徽经济报;2013年

10 丁德志 马鞍山电视台;漫话翡翠雕刻艺术[N];安徽经济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朋朋;关中石狮拴马桩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

2 孙杰;墨江碧溪古镇传统民居装饰雕刻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高山;徽州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研究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8年

4 韩士连;历史情境下的古希腊罗马雕刻艺术[D];扬州大学;2012年

5 阎娜;关中传统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泽宁;渭北拴马桩雕刻艺术语言的形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媛;关中传统民居砖石雕刻艺术与内涵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8 赵桂玲;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特点与文化传承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9 杨华;当代茶馆装饰设计中传统雕刻艺术的应用与发展[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10 邢舟;恩施文昌祠的雕刻艺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7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57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