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飞天造像风格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7-07-18 12:25

  本文关键词: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飞天造像风格的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十六国 河西 飞天 造像 本土化


【摘要】: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地区在佛教造像在由外来样式向本土样式转变的过程中,具有时空过渡的双重重要地位。以往相羌研究在述及佛教造像本土化时,往往重点论述南北朝的"秀骨清像"和唐代的"菩萨如宫娃",而对佛教造像如何逐步从外来样式演变为本土样式则语焉不详或交待不清。本文将分别从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飞天的面相、身姿、服饰及表现技法等方面考察造像风格的演变,探析促成造像变化的诸多因素,从而揭示中国早期飞天的本土化历程。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十六国 河西 飞天 造像 本土化
【分类号】:J309.2
【正文快照】: 季羡林先生多次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中国的佛教及其相关艺术既是中国、印度和希腊文化汇流的重要载体,,又是这一汇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淑萍;;试论敦煌早期壁画的线描艺术[J];敦煌研究;2010年02期

2 樊锦诗;简谈佛教故事画的民族化特色[J];敦煌研究;1995年01期

3 李崇峰;第二届中印石窟艺术研讨会简介[J];敦煌研究;1995年03期

4 李聚宝;敦煌文化在五凉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与莫高窟艺术的关系[J];敦煌研究;1996年02期

5 ;印度和中国石窟中的飞天图像(提要)[J];敦煌研究;1995年02期

6 宿白;;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J];考古学报;198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玉成;集安长川一号高句丽墓佛教壁画研究[J];北方文物;2001年02期

2 周甜;;唐代敦煌飞天的女性形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1期

3 李哲扬;对闽粤几处飞天建筑装饰的解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姚桂兰,秦春梅;张掖马蹄寺石窟群早期石窟艺术概述[J];敦煌学辑刊;1999年02期

5 秦春梅;浅谈中心柱窟的演变及马蹄寺石窟群的中心柱窟[J];敦煌学辑刊;2001年01期

6 刘晓毅;项一峰;;试论龙门与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J];敦煌学辑刊;2006年02期

7 崔惠萍;张多勇;张亚萍;;庆阳北石窟寺的研究现状与尚未解决的问题[J];敦煌学辑刊;2009年03期

8 费泳;;“垂领式”佛衣的典型特征及其在北方佛像中的应用[J];敦煌学辑刊;2011年02期

9 贾应逸;鸠摩罗什译经和北凉时期的高昌佛教[J];敦煌研究;1999年01期

10 温玉成;中国早期石窟寺研究的几点思考[J];敦煌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莉;北魏至隋代关中地区造像碑的样式与年代考证[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3 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费泳;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6 范鸿武;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王江鹏;魏晋南北朝墓葬人物图像与艺术转型[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8 贾Z

本文编号:557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57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8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