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材料、叙事与意义转换——以二战后欧美的几位雕塑家
发布时间:2017-07-18 15:07
本文关键词:雕塑的材料、叙事与意义转换——以二战后欧美的几位雕塑家
【摘要】:二战后,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雕塑,更多地由架上走向公共空间,这种功能的转变,是与其对材料的探索、利用同步的;但另一方面,专注于架上雕塑的艺术家,也更为关注自我的生存状态。这两种倾向的流变,带来了现当代欧美雕塑意义模式的转变。
【作者单位】: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
【关键词】: 贾科梅蒂 存在 波普 转换
【分类号】:J309.1
【正文快照】: 在现实世界,空间无处不在,但其大小、有无,则要靠物体的暗示才能被感觉出来。对于雕塑,正是虚实空间的穿插构成,显示出雕塑是空间的艺术。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二战以来的欧美,由于新材料的出现,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可能方式,不同材料的雕塑,无论是金属、木头、玻璃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世界各地[J];世界美术;1986年04期
2 朱祖德;阿尔贝托·贾科梅蒂自述[J];世界美术;1989年01期
3 萨特 ,钱志坚;寻求绝对[J];世界美术;1989年01期
4 江文;雕塑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J];世界美术;1989年01期
5 江文;贾科梅蒂年表[J];世界美术;1989年01期
6 利光功;樊锦鑫;;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7 斯托瑞·罗伯特;王莉;;菲利普·古斯顿的足迹(二)[J];美苑;1993年04期
8 陈志侠;博纳诺特的雕刻艺术[J];美苑;1994年03期
9 周静人 译;巴塞利兹的收藏品巴塞利兹访谈录[J];世界美术;1996年02期
10 李顺亮;途径与意义——塞尚与贾科梅蒂的晚期绘画[J];美术观察;1998年05期
,本文编号:558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5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