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拟或“立法”——王俊懿的翡翠艺术创始性试析
本文关键词:“跨界”拟或“立法”——王俊懿的翡翠艺术创始性试析
更多相关文章: 翡翠原石 天人合一 跨界 艺术性 艺术家 兴隆洼文化 艺术表现形式 当代艺术 中国传统哲学 艺术创作理念
【摘要】:正中华民族对"玉"之崇尚和偏爱,构成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特例,早在甲骨文出现之前的公元前六千年,玉器雕刻已达考究精美的地步。考古学家在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文化之一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即出土有精美的玉!。著名学者叶舒宪先生曾言,早在夏商周以前,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文明大传统——共同崇拜和信仰玉的史前文化,曾在一定程度上涵盖和统一了"中国",并滋生衍化出后世诸多文化现象。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
【关键词】: 翡翠原石 天人合一 跨界 艺术性 艺术家 兴隆洼文化 艺术表现形式 当代艺术 中国传统哲学 艺术创作理念
【分类号】:J314.9
【正文快照】: 中华民族对“玉”之崇尚和偏爱,构成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特例,早在甲骨文出现之前的公元前六千年,玉器雕刻已达考究精美的地步。考古学家在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文化之一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即出土有精美的玉!。著名学者叶舒宪先生曾言,早在夏商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德;;短命的大作[J];荣宝斋;2010年10期
2 ;赵刚:玩世不恭的破坏性“小资”[J];东方艺术;2007年15期
3 魏祥奇;;倒错·失去青春与性的叙事[J];艺术界;2009年01期
4 ;都市镜像——当代艺术邀请展[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孟玉芳;;我最大的希望是人人都需要艺术——2010“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专访[J];东方艺术;2010年07期
6 张培成;胡思乱言[J];艺术界;2005年05期
7 ;影像时刻,被记录的艺术家——“Vision,给你好看!”影像周[J];重庆与世界;2006年03期
8 ;郑国谷:艺术在“扩张”[J];东方艺术;2010年11期
9 吕旭峰;;长沙之沙,将成大野——2009中国“艺术长沙”暨学术研讨会纪要[J];世界美术;2009年04期
10 ;展讯[J];东方艺术;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戈;;都市艺术:当代都市的文化记忆[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文武;;对当代艺术与地域美术的思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包茜;;空指——一个无意义的命题——试论四位“第三空间”艺术家的表达方式[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路喜;;有感而发[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宋文翔;;文化符号并非文化精神——论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误读[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赖志强;;城市变迁与废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及其表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7 刘凡;;越界与异质空间[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陈向兵;;“精度抽象”:未来艺术的一种可能——以钟曦作品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缑梦媛;;从蔡国强的艺术论艺术家的外视角[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杜元;;等待命名——关于《匈奴骑马》[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嘉;新蓝顶 很成都很国际[N];成都日报;2007年
2 刘晓琳;鸡与蛋的辩证[N];美术报;2007年
3 记者 李培;广东当代艺术“很强很国际”[N];南方日报;2008年
4 齐林泉;沉醉在艺术中的心灵[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吉祥;潘修龙:在合作中我们选择独立[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梁婷;勇于尝试推动艺术本土化[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界内界外”展示深圳本土艺术力量[N];深圳商报;2006年
8 何叶;多元跨界 流动梦幻[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陈泱;墙——一个关于当代艺术的拷问、行动与絮语[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梁婷;当代艺术搅热火红六月[N];深圳特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羽;浮华世象中的凝思[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陈明;乱象与主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王海艳;杜尚的“虚薄”[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傅丽莉;安塞尔姆·基弗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王丽红;瞬间的永恒[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6 刘灿铭;中国现代书法史[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燕飞;进入主流[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10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爽;中国共生图形的再生价值[D];天津美术学院;2008年
2 严玉;巫文化艺术的美学内涵[D];重庆大学;2007年
3 吴惠英;当代中国传统版画在创作中的衍进和其健康市场体系的建立[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赵丽;论现代广告创意中的情感诉求[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5 张丰田;当代艺术表现虚构性中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亮;对中国油画前景的一种推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练方;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行为艺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正军;透视当代艺术的生态[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曾素艳;工笔花鸟画色彩艺术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林鸿;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国山水画思想观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9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4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