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唐马形象雕塑的艺术表现以及对现当代艺术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秦、汉、唐马形象雕塑的艺术表现以及对现当代艺术的启示
【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秦、汉、唐时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马形象雕塑艺术作品的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分别进行分析阐释,试图说明其在创作过程中所反映出的艺术再现性。进而思考秦、汉、唐马形象雕塑所表现出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意识对于现当代艺术的启示。全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我国古代马形象雕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马形象雕塑艺术缘何在秦、汉、唐时期发展繁荣的原因做了简短的分析说明。第二章围绕秦、汉、唐三个时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马形象雕塑作品秦陶马、霍去病墓大型石雕马、《铜奔马》、《昭陵六骏》以及三彩马从形象造型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分别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阐释。第三章对以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马形象雕塑在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所作的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中国古代雕塑有写实性的传统,而秦、汉、唐马形象雕塑艺术作品所反映出的写实性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写实,在写实的同时有所取舍,详述运用“以形写神”的表现手法创作“艺术再现”讲求“神似”的马形象作品的过程。第四章说明秦、汉、唐马形象雕塑在创作过程中反映出的艺术追求,创作观念对现当代艺术的启示,最后附录有笔者本人在创作关于马的一系列作品中的一些理解和领悟。
【关键词】:马 雕塑 艺术表现 艺术再现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8
- 1、秦、汉、唐马形象雕塑概况8-11
- 1.1 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马形象艺术的发展8-9
- 1.1.1 秦之前极为少见8
- 1.1.2 秦、汉、唐时期繁荣发展8
- 1.1.3 唐之后渐趋衰败8-9
- 1.2 秦、汉、唐时期马形象雕塑艺术发展的原因9-10
- 1.2.1 社会经济高度发展9
- 1.2.2 养马业的兴盛9-10
- 1.2.3 社会风尚10
- 1.2.4 丧葬习惯10
- 1.3 秦、汉、唐马形象雕塑的传承和演变关系10-11
- 2、秦、汉、唐马形象雕塑的艺术表现11-22
- 2.1 秦陶马的形象特征及艺术表现11-12
- 2.1.1 秦陶马的形象特征11
- 2.1.2 秦陶马造型上的方与圆11-12
- 2.1.3 秦陶马造型上的线与面12
- 2.2 影响秦陶马造型以及艺术表现的原因12-13
- 2.2.1 秦陶马造型以蒙古马为形象参照12
- 2.2.2 《相马经》的出现和影响12-13
- 2.2.3 夏、商、周青铜雕塑艺术的发展对秦陶马艺术表现的影响13
- 2.3 汉代马形象雕塑的艺术表现13-17
- 2.3.1 就形取势的大型石雕马13-15
- 2.3.2 凝重、灵动的铜奔马15
- 2.3.3 汉代马形象雕塑的艺术表现15-16
- (1) 简练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法15-16
- (2) 线的运用16
- (3) 造型上的完整性16
- 2.3.4 汉代马形象雕塑与秦陶马造型的异同16-17
- 2.4 唐代马形象雕塑的艺术表现17-22
- 2.4.1 昭陵六骏的艺术表现17-19
- (1) 写实性18-19
- (2) 造型的完整性19
- (3) 意象化表现19
- (4) 线的运用19
- 2.4.2 三彩马艺术表现特征以及案例分析19-20
- 2.4.3 唐代马形象雕塑造型特征以及与秦、汉马造型的关系20-21
- 2.4.4 丝绸之路对于唐马造型的影响21-22
- 3、秦、汉、唐马形象雕塑的艺术再现性原则22-25
- 3.1 中国古代马形象雕塑的写实性22
- 3.2“以形写神”重视“神似”22-23
- 3.3 意象化的表现23-25
- 4、对现当代艺术的启示25-27
- 4.1 现、当代马形象造型艺术的传承性和创新性25-26
- 4.2 绘画中的“形”“神”“情”26-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内蒙古长城[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02期
2 李爱武;;内蒙古长城[J];内蒙古画报;2012年05期
3 李惠兴;;历史上的“新疆”[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90年03期
4 魏保信;明代长城考略[J];文物春秋;1997年02期
5 卜庆华;朱萌;陈宇;柴秀丽;王秀秀;徐伊然;;中华文明走出去[J];地图;2012年05期
6 尤中;秦、汉时期汉族的形成和发展[J];思想战线;1998年09期
7 ;中国历代长城博物馆[J];河北画报;2007年07期
8 田磊;;西安古城[J];初中生辅导;2010年08期
9 王宗维;论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10 猎奇;;帝王之最[J];政府法制;2010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元璋;;太祖皇帝钦录[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勇;辽宁长城“长”了百余公里[N];人民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李超;我省盘点长城“家底”[N];兰州日报;2006年
3 唐晓诗;辽宁长城总长约2350公里[N];沈阳日报;2007年
4 罗进贵;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开始[N];西部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谢志娟;长城资源调查甘肃试点工作启动[N];甘肃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伏润之;万里雄关今犹在[N];甘肃日报;2010年
7 公丕钰 韩伟 张立群 郭兴锐;向文物部门移交文物2837件[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8 冯志军 信江;甘肃“重筑”明代土夯长城[N];西部时报;2013年
9 记者 杨文礼 通讯员 陈静;庆咸项目组保护文物有功受表彰[N];中国石油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文杰;秦、汉、唐马形象雕塑的艺术表现以及对现当代艺术的启示[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2 王可斌;秦、汉初徭役对象及相关问题[D];鲁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1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8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