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雕艺术的人文之缘
本文关键词:徽雕艺术的人文之缘
更多相关文章: 地域文化 艺术家 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徽商 徽州 人文底蕴 明清时期 思想基础 儒学
【摘要】: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时期的徽雕艺术,虽已历经千年风雨,但至今仍极具旺盛的生命力。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厚实沉淀区之中、浸润着儒家思想价值观和传统的道德标准的徽雕艺术,其诞生与成长、繁盛都与浓郁的地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体现出厚重的人文底蕴。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艺术设计系;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艺术家 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徽商 徽州 人文底蕴 明清时期 思想基础 儒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编号:08BF35)
【分类号】:J312
【正文快照】: 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时期的徽雕艺术,虽已历经千年风雨,但至今仍极具旺盛的生命力。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厚实沉淀区之中、浸润着儒家思想价值观和传统的道德标准的徽雕艺术,其诞生与成长、繁盛都与浓郁的地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体现出厚重的人文底蕴。徽雕艺术是集山川之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宪东;射大雕民族的文采与风骚[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2 杨习良;论艺术美的本质和根据[J];求是学刊;1980年01期
3 陈汝春;形象思维的辩证唯物主义本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任愫;诗人的修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李国民;略谈刻划眼睛[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孙荪;艺术技巧面面观——学习茅盾关于艺术技巧问题的论述札记孙荪[J];中州学刊;1980年01期
7 高桥;世界史画廊[J];世界历史;1980年03期
8 马数鸣;对方以智哲学思想的再探讨[J];江淮论坛;1980年02期
9 郭因;润含春泽 干裂秋风——漫论赖少其同志的绘画艺术美和人品美[J];江淮论坛;1980年05期
10 冯牧;为油画创作说几句话[J];美术研究;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景华;;贾宝玉性格再分析[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2 孙汉云;;《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语言文体特色[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端传妹;;《洛丽塔》:多棱镜下的人性[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4 叶尚志;;长江文化演进规律初探[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5 王大良;;从韩魏南迁看晋文化在中原的传播[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6 李仁和;李丽君;;上党地域文化的特点[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7 张崇根;;台湾汉族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8 陈朝泰;;普通中等教育评价系统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9 赵实;;祝贺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的召开[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10 王人殷;;提高修养丰富自己建立我国的电影表演体系[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余;《世界名画家全集》《中国名画家全集》版权转让签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任锐;众口评说改编移植剧[N];重庆日报;2000年
3 杨宜胜 整理;解读重庆居住文化[N];重庆商报;2000年
4 贺绍俊;地域文化拒绝信息化时代的文化克隆[N];中国税务报;2000年
5 张渝扬;说书艺术家的群文情结[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吴名辉 陈小茹;陈翘的情感与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上海华氏画廊董事长 华雨舟;画廊经营者谈经营画廊[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冯远;历史的回声[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沈娟;让艺术走向人民[N];中国艺术报;2000年
10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 刘云山;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推进文艺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N];中国艺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2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陈定家;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石川;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5 徐华;汉魏之际艺术精神的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毛继红;寻找有意味的形式[D];河南大学;2002年
8 田崇雪;感伤与艺术创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顾平;皇家赞助与文化认同[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10 谭坤;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兆杰;味美论要[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德林;主体性的神话与消亡[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宋占海;荒谬之思——阿尔贝·加缪或反叛的歌者[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周岩;色彩的限制与艺术风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朱军;空间的变迁[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燕来;北京地名的语言学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7 王蓓;十字架下的西方悲剧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王丽;住区景观环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9 毛进;女性绘画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10 都晓梅;唐人咏扬州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03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70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