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滥用对雕塑艺术的消极影响
本文关键词:材料滥用对雕塑艺术的消极影响
【摘要】:材料是雕塑艺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自雕塑艺术诞生以来,雕塑就与材料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材料也不断被用于雕塑艺术表现中。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以来,各种材料都被雕塑家所使用,已经到了空前宽泛的程度。然而,雕塑材料滥用正在消解传统雕塑本体语言并与之背道而驰,对当代雕塑的发展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材料作为雕塑艺术不可或缺的物质化载体,对它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对雕塑用材的发展变化和材料在雕塑中的地位、作用有所了解,更会加深我们对“当代雕塑”宽泛运用材料的背后与雕塑本体相背离的真实面目有所窥见,同时又可以为我们今后的雕塑创作提供一些运用材料的原则。本文以雕塑运用材料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对比“当代雕塑”与传统雕塑的用材状况,来分析“当代雕塑”宽泛用材的形成原因。以世界“当代艺术”潮流为背景,结合文献和“当代雕塑”作品宽泛用材的典型实例来详细分析雕塑宽泛用材,甚至滥用材料对雕塑本体语言的消解和对雕塑发展造成的各方面消极影响。以“当代雕塑”与传统雕塑的用材理念进行对比,分析材料在雕塑中价值与作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当代雕塑”宽泛用材的实际情况,对其运用材料的特点、反叛传统的本质以及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消极影响做一定论述。以上的探索和研究工作都是抱着对传统雕塑本体和用材理念的肯定态度,以期望有助于对当代雕塑创作在材料运用方面提供一定的有用原则。
【关键词】:材料 宽泛 滥用 消解 雕塑本体 观念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1 雕塑材料的发展概况8-15
- 1.1 雕塑材料初始运用回顾8
- 1.2 传统雕塑对材料的运用8-11
- 1.3 当代雕塑用材空前宽泛11-12
- 1.4 雕塑运用材料宽泛的背景与形成原因12-15
- 1.4.1 工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出各种新型材料12
- 1.4.2 当代艺术新观念促使当代雕塑对材料无所不用12-15
- 2 中国当代雕塑材料运用状况15-19
- 2.1 中国当代雕塑运用材料的特点15
- 2.2 中国当代雕塑宽泛用材对传统的反叛15-17
- 2.3 中国文化符号外衣下雕塑滥用材料的实质17-19
- 3 材料滥用对雕塑发展造成的影响19-29
- 3.1 材料的丰富对雕塑艺术的积极影响19
- 3.2 材料滥用对雕塑艺术的消极影响19-27
- 3.2.1 材料滥用瓦解了雕塑本来的涵盖领域19-21
- 3.2.2 材料的观念表达超越了雕塑本体语言表达21-23
- 3.2.3 当代雕塑中材料滥用与传统雕塑本体语言背道而驰23-25
- 3.2.4 材料滥用使雕塑表现内容失去民族特色25
- 3.2.5 当代雕塑用材理念误导大众审美25-27
- 3.3 材料被赋予的观念性对中国传统雕塑的影响27-29
- 4 雕塑运用材料应坚持什么样的理念29-31
- 4.1 材料运用要扎根雕塑本体29
- 4.2 雕塑运用材料要立足民族审美29-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高哲,张兴民;最新发现雕塑艺术的旷世绝笔太原隋代汉白玉石椁墓[J];文物世界;2000年01期
2 林子杰;21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思考[J];雕塑;2000年02期
3 ;浙江民居的门楼雕塑艺术[J];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01期
4 潘绍棠;;雕塑艺术与人体美[J];艺术·生活;2001年03期
5 张昌;永恒的美——俄罗斯环境雕塑艺术[J];装饰;2001年05期
6 ;中国北京延庆国际雕塑艺术主题公园 人 生命 自然[J];艺术·生活;2002年02期
7 ;非洲雕塑艺术[J];美术观察;2002年03期
8 章红;印度神奇的卡基拉浩及其雕塑艺术[J];世界美术;2002年01期
9 项金国;全球化视野下雕塑艺术撞击与融合[J];雕塑;2002年04期
10 朱晓东;;雕塑艺术的主题与形式[J];新闻传播;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印质明;;“神”与“形”[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当雕塑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娉 实习生 陈琦 师文;雕塑艺术助力文化青岛[N];青岛日报;2012年
3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何桂彦;什么是雕塑艺术的公共性?[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孙振华;走向自然生态的雕塑艺术[N];中国花卉报;2005年
5 王娉;雕塑艺术是一种“文化福利”[N];青岛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娉;青岛雕塑艺术发展土壤非常好[N];青岛日报;2012年
7 胡锴;借文化之力 塑城市精神[N];美术报;2012年
8 肖维波;雕塑艺术要多与公众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晓晨;叶毓山:雕塑艺术蕴涵强大市场潜力[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10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曾成钢 委员;雕塑艺术普及任重道远[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陈健;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江平;试析印度雕塑对元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王天娇;论雕塑艺术中观念与材料的关系[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4 张超;商代玉器雕塑艺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梁霄;结合数字技术的雕塑艺术创作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飞飞;哈尔滨冰雪雕塑艺术发展关联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晓儒;雕塑艺术在室内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可;材料滥用对雕塑艺术的消极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9 尚纪超;雕塑艺术的个性表达[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10 邓荣;中国近百年雕塑艺术表现形式的嬗变[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735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73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