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陌生的邂逅与微缩的景观——谈柳青的雕塑

发布时间:2017-09-17 10:29

  本文关键词:陌生的邂逅与微缩的景观——谈柳青的雕塑


  更多相关文章: 日常经验 艺术创作 中国美术馆 中央美院 生存状态 日中友好会馆 超现实主义 中国美协 特定情境 社会人际关系


【摘要】:正在近10年的艺术创作中,柳青的雕塑作品始终保持了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近距离关照,他的作品所表现的场景大都设定在公共场所,如:表现列车候车室场景的《T61》(2006)、反映车厢乘客活动的《G4472》(2009)、再现电梯乘客的《风景?》(2012),以及表现地铁乘客的《13号线》(2012)、《G4472.2013》(2013)等等。柳青在其作品中所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他如同一个冷静的社会观察者,力图直接在作品中呈现出自己所注意到的现象,没有美化、没有歌颂,也没有贬斥,但他以作品所呈现的不仅仅是现实对象,也是现实问题,更是对于现实的思考。整体而言,柳青的这些作品表达出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柳青重新整合了日常生活的经验,将内在于我们日常经验之中的社会的陌生化问题在作品中凸显了出来;另一方面,柳青
【作者单位】: 中央美院;
【关键词】日常经验;艺术创作;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生存状态;日中友好会馆;超现实主义;中国美协;特定情境;社会人际关系;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在近U)年的艺术创作中,柳青的雕塑作品始终保持了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近距离关照,他的作品所表现的场景大都设定在公共场所,如:表现列车候车室场景的《T61》(2(K6)、反映车厢乘客活动的《G4472》(2009)、再现电梯乘客的《风景?》(2012),以及表现地铁乘客的《13号线》(2(U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艳;;日常经验的艺术实践[J];东方艺术;2013年01期

2 方振宁;汪建伟;;给“不明确”一个位置?[J];中国摄影家;2007年09期

3 李文静;郑全全;;日常经验研究:一种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4 黎人;信,是最大的恩典[J];中国天主教;2003年05期

5 况志华;;基于日常经验取向的责任心理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12年02期

6 魏微;;日常经验:我们这代人写作的意义[J];文艺争鸣;2010年23期

7 鲍栋;;李景湖:一天[J];艺术界;2010年01期

8 查常平;;贫穷艺术:平凡材料中的精神■现[J];东方艺术;2012年03期

9 李明彦;;古典表意实践中的真实观念[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10 陶东风;;艺术与神秘体验[J];学术月刊;1990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范春生;沈阳法院以“日常经验”判狗撵人致残案[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徐虹;形影相随:身份空间的经验表达[N];中华读书报;2012年

3 湖北美术馆馆员 曾静;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艺术品[N];中国文化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绩;论法官的日常经验[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8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68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