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语境下中国动漫民族化“拟态环境”发展状况——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
本文选题:微传播 + 拟态环境 ; 参考:《新闻知识》2013年09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博便是当今互联网上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也引领了社会舆论监督的潮流。微博热潮对社会的很多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具体到中国动漫的宣传和发行上面,微博所制造的"拟态环境"使其在影片的发行、宣传等方面都颠覆了传统营销模式。本文将分析微传播语境所制造的"拟态环境"对中国动漫民族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从所产生的优势与劣势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动漫民族化如何在新的"拟态环境"中发展提出参考性建议。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transmission and expression of information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Weibo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also leads the trend of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The Weibo upsurge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many aspects of society, specifically on the propaganda and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animation. The "mimic environment" created by Weibo subverts the traditional marketing model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propaganda of film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impact of "pseudo environment" created by microcommunication contex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imation nationalization, mainly from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velop Chinese anime nationalization in the new pseudo environment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电影电视系;
【基金】:四川动漫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微传播语境下中国动漫民族化‘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M201215)
【分类号】:J9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金华;毛华栋;;微博及其拟态环境的构建[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陈海燕;;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袁金龙;黄曼曼;;安徽省服饰传播媒介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迪;王德海;;受众本位论视角下的参与式农业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程德安;;传播学中的商标[J];中华商标;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魏婷;;煤矿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7 魏玉山;;国外新闻出版国家监管体制[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8 于翠玲;;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9 ;宽容的内涵及教育意蕴[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俊杰;我国网络新闻专题探析[D];河北大学;2007年
4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陈曼;我国体育学术核心期刊栏目设置与广告经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淑芳;;广告传播的拟态作用机制[J];当代传播;2008年03期
2 刘佳;;微博来了[J];互联网周刊;2009年22期
3 余习惠;;微博兴起对我国新闻报道的影响[J];新闻界;2011年01期
4 马圆圆;;网络话语权的出卖现象研究——以网络“水军”为例[J];新闻爱好者;2009年17期
5 蔡晓婷;;突发性事件中的微博客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天洋;;浅谈民族风格在中国动漫电影中的表现形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2 丁寅;;《大事件》:传媒功能异化,受众如何明辨是非?[J];电影文学;2008年18期
3 刘俊生;;论中国动漫民族化资源的利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刘芳芬;;以影为镜:文化视角下的拟态环境[J];考试周刊;2010年09期
5 郑晓慧;;重技而不轻道——谈中国动漫设计师的素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艳艳;杜广中;;中国动漫产业链的合理性培植——基于全球动漫产业链的借鉴性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边剑;;从《楚门的世界》看媒介拟态环境下的群体失衡[J];电影评介;2008年02期
8 何雪苗;;中国动漫发展壮大的瓶颈及突破对策的探析[J];电影评介;2006年13期
9 姜珊珊;;浅析中国动漫发展的不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10 白洁;;中国动画艺术与科技的未来走向[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雪;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及其对中国动漫的发展启示[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赖树春;中日孙悟空动漫形象的演变[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045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04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