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园、园中院”——高职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本文选题:“院中园 + 园中院” ; 参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结合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把动漫园中的企业人才引入动漫学院,共建动漫工作室,创办"院中园";把动漫学院的课堂搬进动漫产业园中的企业,建设校外实践教育中心,创办"园中院";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相互融合,密不可分,通过产学研项目合作开发进行产教融合,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目的。
[Abstract]:Combi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f animation design and production specialty, introducing the enterprise talents in the animation garden into the animation college, establishing the animation studio together, establishing the "courtyard garden", moving the class of the animation college into the enterprise in the animation industry park, In the course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 center of practical education outside school is built up,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oject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tudents,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win three wins.
【作者单位】: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系;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院中园、园中院’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2012jyxm681) 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zy112)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灵璧三绝’特色文化动漫宣传片的创作研究”(2013SQRL150ZD)
【分类号】:TP317.4-4;G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邱述兵;于维洋;;日、韩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与借鉴[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魏三强;陈秋;;“园中院、院中园”动漫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韩晓莉;王如意;;关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工作室化教学法的探索[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三强;侯舞阳;;动漫宣传片在地方特色文化宣传中的独到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魏三强;;安徽高职动漫教育的当下境遇及对策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魏三强;侯舞阳;刘江;;“天下第一石”特色文化动漫宣传片的开发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4 魏三强;陈秋;;基于兴趣小组的动漫专业教改实践与创新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5 魏三强;;“中国马戏之乡”特色文化动漫宣传片的创作概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6 魏三强;;安徽动漫广告产业的崛起之路[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邱有春;;泸州市动漫文化产业的开拓与发展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魏三强;朱水源;;皖北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魏三强;;我国高校动漫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的提高策略[J];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10 魏三强;;地方特色文化动漫宣传片的衍生产品开发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琪;论金融支持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文高;孟祥辉;姜丽;;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下)[J];出版与印刷;2008年03期
2 李红梅;;中国动漫产业现状与设计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周德富;张欣;;高职动漫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1期
4 唐蓓;;浅谈龙城画派的历史发展和精神内涵[J];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揭育通;;高职教育水乳交融的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6 李仁发;蔡绍洪;;浅议贵州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建设[J];经济师;2010年01期
7 周志海;王晓彦;;无锡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江南论坛;2010年03期
8 尹顺爱;韩国动画概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刘金存;;地方高校的基本职能与“政校合作”动力要素[J];江苏高教;2011年06期
10 魏寒柏;卢致俊;张海峰;;破解三个难题 深化校企合作[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蔚雯;中国原创动漫产业集群成长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榴云;人才培养模式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2期
2 万英平;;面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1995年Z1期
3 朱继洲;;面向21世纪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孙伟,龙涛;面向21世纪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1998年09期
5 于留成,李爱民;高校应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年04期
6 赖江梅;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谈教师素质的提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7 孙萍茹,安连锁;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汪强;;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J];体育师友;1998年01期
9 杜龙学;许凤琴;;高校素质教育刍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唐明;构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J];中国林业教育;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明;邵秀英;;21世纪地方高师院校地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张泮洲;;论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兼论如何创新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王华;;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问题的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文平;;工学结合 产教合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荣日;刘晓莉;刘东升;;体育产业经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蒋培余;袁义厘;王燕红;李新乐;邵华;;独立学院护理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边喜龙;谷峡;黄跃华;;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教科研课题的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孟丽涛;李光辉;;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9 刘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毓秋;;应用型心理测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柴葳;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杨敏;北师大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N];福建日报;2001年
3 记者 郑伟庭 通讯员 粤学宣;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N];广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严;昆明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N];昆明日报;2009年
5 董伟;企业万名员工研发人才不足3人[N];中国矿业报;2010年
6 赵芮;不拘一格育人才[N];浙江日报;2010年
7 记者 王永霞;加强校企合作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N];酒泉日报;2010年
8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白音门德;增强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江西农业大学 易文龙 王映龙;市场呼唤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宁锐 启一丁;“希望更多这样的人才走出来!”[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伟;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张守华;三军联勤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亚云;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袁媛;中国旅游人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9 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肖玮萍;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秀兰;构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养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青政;软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模式及管理系统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庚;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董娟;从反向学习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走向[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慧;“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孙艳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刘春堂;XX移动公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田学超;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改革设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晋仙;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鲁婉玉;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48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04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