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文化产业发展的集群化变革特征:以浙江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2 10:40

  本文选题:文化产业 + 产业集群 ; 参考:《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摘要】: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产业的空间组织形式往往与传统产业类似,也大多呈现出产业集聚的特点,浙江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表明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是有效的路径。但不同层面的文化产业集群表现出较大的特征差异性,以浙江为例,以影视业为代表的核心层产业集群以集群网络的构建与优化为目标,以动漫与互联网产业为指向的外围层产业集群以集群战略联盟的形成与扩张为特征,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则是文化产业相关层产业集群显著标志。当然文化产业集群的进一步突破依赖于技术研发及测试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及管理平台等大平台的建设与完善。
[Abstract]: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al form of cultural industry is often similar to that of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most of them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Zhejiang's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also show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is an effective path. However, different levels of 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s show great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istics. Taking Zhejiang as an example, the core layer industrial clusters, represented by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take the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luster networks as the goal. The peripheral industrial cluster, which is directed by animation and Internet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strategic alliance of the cluster, and the distinctive block economy is the remarkable symbol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in the related layers of cultural industry. Of course, the further breakthrough of 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depend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of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platform, financial service platform, public information platform,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作者单位】: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基金】:2009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水平测定与政策引导”(09JDCB001ZD)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劲;杨峰;;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全新模式——基于绿盛集团和天畅公司的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1期

2 沈丹;;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中的网络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3期

3 马军显;韩仙琴;;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探讨[J];理论视野;2007年10期

4 赵金航;孙善勇;;略论企业战略转型——基于价值链重构的思想[J];兰州学刊;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征;李文兴;;不同层面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差异化轨迹与特征——以浙江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04期

3 关晓吉;王广成;;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模式及优化对策[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赖齐;邓立新;邹克俭;王明福;徐徽;张建康;李杨婷;袁宗文;;成都工业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问题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5 高闯;杜娟;;基于网络分析法的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伙伴选择:以文化购物网联姻幸运甜饼为例[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6 赖智榕;王龙海;;体育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02期

7 陈艳莹;姜滨滨;夏一平;;纵向企业网络理论研究进展述评[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8 董珊娜;翟有龙;;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以东营市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4期

9 林怡;;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8期

10 徐云鹏;;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立国;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道信;中国石油资源产业安全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郑洪涛;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永胜;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9 许志晖;媒体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川;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及住房市场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辉;我国电力行业自然垄断结构的效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亭;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增长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倩;创新型经济背景下地方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宁银丽;甘南藏族自治州优势产业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旦正道吉;玛曲县草地畜牧业优势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高程程;基于产业集聚的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宋海霞;非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马铭婕;学术发表的“眼球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高建伟;基于竞合的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宋妍;中国信托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元欣;上海都市创意产业园呼之欲出[J];上海国资;2004年07期

2 厉无畏,于雪梅;关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的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3 杜德斌,盛垒;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J];经济导刊;2005年08期

4 曾楚宏,林丹明;对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理论解释[J];科研管理;2004年02期

5 荣跃明;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1期

6 赵顺龙,米玉民;浅析价值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和优化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4年11期

7 张晖明,丁娟;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分析[J];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8 鲁育宗;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J];上海经济;2005年03期

9 张国有;战略转型——全力以赴迎接新趋势[J];WTO经济导刊;2005年05期

10 祝志明,杨乃定,高婧;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研究[J];管理评论;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丹;;文化产业的特征与功能探析[J];科技广场;2009年10期

2 李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与研究[J];管理观察;2009年06期

3 刘小利;;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及路径选择[J];山东经济;2008年05期

4 蒋权伟;黄炜;綦巧林;;湘西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11期

5 张旭东;宋丽丽;;对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学术交流;2007年09期

6 李岫;;谈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4期

7 莫健伟;;海外“造园”的模式选择[J];中国美术馆;2006年04期

8 陈俊;陆利军;;湖南城市文化产业差异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下旬刊);2007年08期

9 黄孟芳;卢山冰;白大陆;朱茂;;发展陕西文化创意产业的九大构想[J];新闻界;2009年02期

10 李红梅;;低碳经济时代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讨[J];新视野;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4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江激宇;张士云;王晓润;鹿亚飞;;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张超;;基于廊坊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海鹰 陈冬 通讯员 张典;文化产业发展“兵分四路”[N];厦门日报;2008年

2 记者鄢玲;强化资源优势 打造产业品牌[N];秦皇岛日报;2008年

3 濮燕;“五朵金花”促进龙岗文化产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毕馨月;文化产业发展在我市形成合力[N];长春日报;2009年

5 ;文化产业发展应抓好六项工作[N];本溪日报;2010年

6 市政协委员 市群众艺术馆馆长 张日安;关于大力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N];鸡西日报;2011年

7 王文通 陈幸祉;饶阳: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群体 武强:文化产业闯出广阔天地[N];衡水日报;2009年

8 记者 徐蕾;我市全力推进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发展[N];南昌日报;2010年

9 东北农业大学 吴玲;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N];黑龙江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杨文平 实习生 陈红;提高武汉文化产业集中度与辐射力[N];长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杭永;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2 聂振飞;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春雨;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5 原春婷;长垣防腐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10年

6 刘鑫;论中国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旺兴;产业集群内企业战略的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8 闫建超;中国产业集群的国家竞争优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9 陶亮;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的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星烨;基于产业集群的宜丰竹产业竞争力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52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052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