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18浅析日本动漫中的民族特性

发布时间:2016-12-26 09:55

  本文关键词:浅析日本动漫中的民族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浅析日本动漫中的民族特性;434023);(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摘要: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动漫王国,日本人民对动漫的;关键词:日本动漫影响民族特性在日本文部省的大力支;美国的漫画研究者弗雷德里克·肖特说:“日本是世界;一、日本动漫的产生及发展;关于日本动漫的起源,学界一般认为12世纪鸟羽僧正;4.结语;历时百年多,现代奥运会走过了十七个国家,四大洲;年

浅析日本动漫中的民族特性

434023)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

摘要: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动漫王国,日本人民对动漫的热爱也是其他民族无可比拟的,动漫给日本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还有丰富多彩的动漫文化和良好的国际声誉。无论是作为文化还是作为艺术,日本动漫都会不可避免的带有本民族的特色,从中我们可以探索出日本民族的诸多特性,以此为最终目的展开对日本动漫产生、发展、影响的叙述,全面了解日本动漫和日本人。

关键词:日本动漫影响民族特性在日本文部省的大力支持下,一部名为《源氏物语千年纪》的动画片于2009年1月在日本富士电视台首播。该动画片是为了纪念世界上首部长篇小说,被誉为日本“国宝”之一的《源氏物语》诞生1000年而特别打造的。其殿堂级别的制作阵容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由日本国内顶尖的动漫制作团队CLAMP亲自操刀,另有著名导演出崎统及当下人气极高的声优樱井孝宏等人的倾情加盟,,可谓声势浩大。在日本,像这样大手笔的制作一部动画片并不稀奇,早年就曾动用数十位艺术家呕心沥血12年、使用了四万五千张油画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油绘动画《英雄时代》。可见日本人对动漫的喜爱与推崇绝非一般。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在日本本土,有87%的人喜欢漫画,有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日本一年的出版物大约60亿册,其中漫画期刊和单行本就占到21亿,超过了30%。另外,全日本拥有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和不计其数的自由动漫制作人。[1]无论大都市还是小乡村都能看到跟动漫相关的宣传海报和衍生产品贩卖店,拥挤的地铁上人们手中捧得最多的也是漫画。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动漫王国。

美国的漫画研究者弗雷德里克·肖特说:“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漫画的地位提高到等同于小说、电影的国家。”[2]日本的动漫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漫大国的原因何在,从日本动漫中又能看到日本人的哪些民族特性呢?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容。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及发展

关于日本动漫的起源,学界一般认为12世纪鸟羽僧正(公元1053—1140年)的《鸟兽戏图》为日本动漫的开山之作,是漫画的鼻祖,《鸟兽戏图》亦被誉为日本四大国宝绘卷之一。1814技、人文内涵越来越丰富,其文化、经济、社会价值越来越重要。人类社会的大文化是具有相似性的。每个国家在设计吉祥物上费尽心思,这都是对奥运会和奥林匹克精神寄予了美好的祝愿,都是在表现人类理念中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一点上,全世界人民的想法是一致的,充分并形象地表现出了“更快、更高、更强”这一奥林匹克运动宗旨和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4.结语

历时百年多,现代奥运会走过了十七个国家,四大洲。代表奥林匹克文化的标志物在承载永恒不变的奥林匹克文化和精神的同时自然也就吸取了带有举办国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作为现代奥运会一大标志的吉祥物是东西方文化多样性和奥运精神的统一性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对于这种统一性和多样性两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别国文化、世界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便于人与人,尤其是来自东西文化的。

年,日本最富盛名的“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出版了《北斋漫画》一书,“漫画”一词便由此而来。到明治时代后期,出现了以日常生活和政治为素材的讽刺性四格漫画。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漫画是二战后兴起的。在此之前,日本的漫画多为世界名著故事或日本军国主义宣传品,如《桃太郎的海鹫》、《海之神兵》等,这些作品均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倾向,是日本军部法西斯分子鼓动国民战争情绪的工具。二战后,日本民众需要物美价廉、通俗易懂的文化娱乐来抚慰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给他们苦涩绝望的生活注入快乐与希望,而漫画正是这样一剂良药。国人熟知的《铁臂阿童木》便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其作者手冢治虫更被誉为日本的“漫画之神”,正是他开启了日本动漫的新时代。到20世纪6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电视动画片也随之繁荣起来,众多优秀的电视动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从此,漫画与动画这一对孪生姐妹,开始在日本叱诧风云,成为一股超越年龄、跨越国界的新的巨大的文化力量。

二、日本动漫的影响

动漫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日本的大众流行文化。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动漫也不例外,关于其影响我们也应从正反两方面来看。

(一)积极影响

谈到积极影响,首先自然是它不可小觑的经济力量。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漫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10%以上,是日本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年营业额高达230万亿日元。[3]另外,日本政府积极向海外推广其动漫产品,是其对外文化输出的主力军,此举不仅使其赚了个钵满盆满,而且为其带来了颇好的国际声誉,为日本确立国际新形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由27个国家约3万民众对世界上12个主要国家进行的评估中,日本国家形象位居世界第一。[4]这其中,动漫可谓功不可没。

当然,这些都是针对日本而言的,其对他国的积极影响,莫过于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起到了缓解现实生活中压力的作用。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在欧洲甚至在80%以上。世界上有68个国家播放日本电视动参考文献:

[1]LarryA.Samovar,RichardE.PorterandLisaA.Stefani,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洪家云.奥运会吉祥物的起源、发展及时代特征[J].湖北体育科技,2007.05.

[3]黄贵.对奥林匹克运动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4]姜广义.谈奥运会吉祥物的内涵及价值[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5]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

[6]孙建,李文辉.对奥运会吉祥物的若干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

[7]郑小九.论奥林匹克运动中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J.,8).

28

型的动漫节也在多个国家定期举行,深受人们的追捧。

(二)消极影响

日本动漫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近几年,日本动漫界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在动漫中过多地加入色情、暴力等元素,而且尺度越来越大胆,手法越来越夸张,很多动漫不追求故事本身的情节内容和精神实质,而是靠大量露骨的性描写及血腥残暴的暴力画面等感官刺激为噱头上位,这致使日本动漫有向低俗化发展的不良倾向,尤其是对青少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甚至还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日本青少年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而犯罪手段大多是从动漫中习得,有些甚至正是因为看到了动漫中的血腥暴力镜头而萌发了模仿的冲动,最终导致犯罪。虽然日本社会与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实施了多种防范与打击措施,使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仍有许多为了利益而钻空子的不良制作人存在。

就我国而言,日本动漫对我国本土动漫产业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另外,某些动漫作品中不乏包含扭曲历史、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等糟粕的东西,以及之前提到的色情暴力等内容,这些对于喜爱日本动漫又缺乏辨别能力的我国青少年来说都是很不利的。基于此,国内有不少学者提出要防范日本的动漫攻略,国家广电局更是连续数年公布禁播日本动漫的通知。

三、动漫王国诞生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最终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动漫王国,其成功背后亦有诸多因素,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日本动漫亦是如此。

(一)必然性

日本民族是一个很感性的民族,相比单调的文字,图画这种形象生动的东西更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习惯用图画来代替繁琐的文字叙述。在日本,像商品使用说明书类的东西多会附上示意图以便于理解,并用漫画插图作为修饰使其更加美观。各种商店内外的招牌、广告等也不乏插图与漫画的影子,纯文字的宣传内容是极其少见的。[5]甚至连教科书也引进了大量的漫画,日本人初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多会事先准备一张简明形象的地图。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使日本人,无论是在战后的悲痛之中,还是在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之中,更乐于接受动漫这样一种文化娱乐形式。

另外,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这极大地束缚了日本的经济发展。因此,他们对于低能耗、无污染、高效益的资源相当青睐。而动漫正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地契合其要求的新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民众的热烈追捧使动漫不想在日本火都不可能。

(二)偶然性

试想,如果不是当年美国大兵带来了迪士尼动画,日本人也不会意识到一只小小的米老鼠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和经济文化价值;如果不是手冢治虫和他的《铁臂阿童木》的横空出世为日本动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不是千千万万个动漫制作人们孜孜不倦地创作,以及一部部优秀作品的问世,也不会铸就日本“动漫王国”的神话。

四、日本动漫所折射出的民族特性

如今的动漫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门艺术。文化也好,艺术也好,都离不开本民族的特色。日本动漫虽取材多样,故事背景时而是虚幻的异世界,时而是未来的科幻世界,人物形象五花八门,他们各色皮肤、各色头发,但是不管是哪一部作品,我们都能从中看到日本民族所特有的东西。下面就对日本动漫中所折射出的民族特性进行探讨。

(一)崇尚自然主义

不同于近代西方人征服自然、与自然对立的自然观,日本人自古便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顺从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存。这种自然观时常体现在日本的动漫作品之中,尤其是在国际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作品中更为突出。大师的成名之作《风之谷》讲述的就是人与自然如何共生的,这样一个令人绝望的地球上还有那么一块绿色的土地保持着宁静与安详———风之谷。主人公娜乌西卡便是风之谷的公主,她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希求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为此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在影片最后又复活了)。可以说她既是宫崎骏自然观的代言人,又是绝大多数日本人自然观的代言人。虽然近代日本人向西方学习,也接受了西方的征服式自然观,但他们内心深处仍然固守着传统的顺从式自然观。在日本动画片里经常可以看到大片茂密葱茏的森林,古代日本人甚至相信每一棵树上都住着一个神灵。主人公们或是在森林里上演一场场精彩的打斗,或在森林里进行各种奇特的冒险。另外,直接讲述保护环境类题材的动画片也相当多。

(二)等级观念

日本是一个等级观念很强的国家,它拥有几百年的卡斯特体制(一种世袭的等级身份制度)习惯。[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清楚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地位差距,对上级和长辈用敬语,敬语程度、鞠躬幅度都会随对方身份等级的不同而不同。在日本人眼中,这些都是基本常识,从小就要学习的。不懂的人会被认为没常识、没礼貌、没教养而遭到旁人的非难。这种观念几乎在每部日本动漫里都有体现,甚至想找出一部反例都很难。在《我的帅管家》中,女孩子们就被分为4个等级:星星、月亮、太阳和最高级别的露琪亚,级别越高受到的尊敬程度就越高,低级别的要服从高级别的命令。这看似荒诞却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强烈的等级观念,以及对等级制度的信赖。在根据西方吸血鬼传说改编的热播动画《吸血鬼骑士》中,作者也是将原本无所谓等级之分的吸血鬼按照纯血种、普通血种、Level-E的等级区分开,其他血种的吸血鬼对纯血种的吸血鬼必须百分之百地服从与尊敬,纯血种吸血鬼的数量极少,并拥有令人(鬼)生畏的强大力量,他们甚至只要一个眼神就能将人(鬼)置于死地。这些无疑都是日本人等级观念的再现,将原本没有等级之分的事物用严格的等级区分开,更符合日本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所以即使是取材于他国的故事也会被刻上日式等级的印迹。

(三)善于模仿和借鉴

日本人善于模仿与借鉴是举世公认的,历史上著名的“大化革新”、“明治维新”无不是在模仿与借鉴他国先进成果上发起的。他们能很好地将模仿借鉴来的东西再融合本民族的特色加以创新,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其改造后的东西甚至时常会超过原本的。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动漫便是典型之一。漫画也好,动画也好,都不是日本人最先发明的,可他们在这方面却取得了最大的成功。日本动漫中大量作品的取材来自于他国,例如中国的《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曾被日本人用来做过素材;西方的北欧神话、古希腊神话,世界名著、圣经故事、民间传说、历史趣闻都是日本动漫涉猎之范畴,可谓包容万象,异彩纷呈。动画片《罗密欧与朱丽叶》就直接取材自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著名的《圣斗士星矢》则取材自古希腊神话。颇具日式动漫特色的人物形象也是兼具了东西方人种之精华及东西方审美情趣的“混血儿”。当然,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扩大了日式动漫在世界范围内的受众群。人们还常常感叹日本动漫画面的精美,其卓越的画风也是集本国特色、中国工笔画的白描、欧美绘画中的立体画法等多种技巧于一体的混合物,甚至采用了电影制作上的某些表现手法。

(四)集团主义

日本是一个奉行集团主义的国家,他们不主张美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推崇团队合作精神,注重集团内成员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困难,取得成果。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动漫中也被充分展露出来。日式动漫中的主人公身边总会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无论是在为梦想而奋斗的过程中,还是在拯救地球的伟大使命之下,他们都不是单单通过个人的力量去实现的,而是在伙伴们的帮助之下共同完成的。在日式动漫中类似的小团队比比,。

29

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图书馆建设

晶1

迅2

014030)

(1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2包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包头

摘要:本文阐述了学习型社会学习的新视觉、新特点,探讨了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原因及必要性,指出作为知识、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应抓住创建学习型社会这一机遇,与时俱进,将自身办成学习型图书馆。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图书馆建设

1.学习型社会学习的新视觉、新特点

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就是要努力并善于组织全体成员进行不断的学习,可见,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就是学习。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并要求人们以新的视觉来看待学习、理解学习。学习是对新文化、新科技的吸收、消化与创新,学习已成为与时俱进、不甘落伍的代名词,学习应贯穿人的一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①学习社会化。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学习是全社会成员的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也不再是一句口号、一个目标,而是一种规范、一种制度、一种自觉行为。②学习载体多元化。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传统印刷型书刊资料、图书在人们的学习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20世纪后期出现了各种电子型、数字化信息资动漫OnePiece(中文译《海贼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船长、航海士、狙击手、剑士、厨师、船医、修船工、考古学家、音乐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头衔跟作用,分工明确,各就其位,通力合作。就像船长路飞常说的,他们中一个也不能少,没有他的这些伙伴们,他根本无法出海,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可以说这部作品把日本的集团主义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更让人们看到了团队合作的巨大力量。再如《灌篮高手》里的流川枫为人清高孤傲,目空一切,但是在赛场上却非常注重和其他队友的合作,哪怕那位是他最最不屑的樱木花道也无妨。试想,如果流川枫是个清高但却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喜欢出风头的家伙,就算长得再帅,日本女孩也不会对他着迷吧。

(五)强者崇拜主义

身处岛国,日本人的危机感很强,他们崇拜强权,奉行强者逻辑,谁强我就信谁、跟着谁、效仿谁,他们的头只会向比他们更强的一方低下。有学者就曾指出,中国人要想让日本人老老实实承认侵华罪行,并诚心诚意向中国人民道歉的话,就必须做到比日本更强,压倒他们。确实如此。在日本的动漫中也常常能感受到这种精神。日本动漫虽是平民文化,但动漫中的人物动辄住超级豪宅,开高级进口跑车,富可敌国、挥金如土,长相更是女可倾国男可倾城,更重要的是他们中大多数还具有常人不可能具备的超能力或者超高智商,绝对是万人膜拜的典范,总之就是厉害得让人瞠目结舌。这样的角色在动漫里被人尊敬、向往,在现实生活中也相当讨好,甚至会拥有相当多的疯狂Fans,连配音的声优也会跟着沾光成为万人瞩目的明星。另外,在很多面向男生的热血动漫中,主人公最初可能不是很强,但他们的梦想大多却是称霸全国、成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一,乃至宇宙第一等。《灌篮高手》里樱木他们的梦想就是称霸全国;OnePiece里路飞的梦想是成为海盗之王,成为海上最强的男人,而剑士卓洛的梦想则更直接———成为世界上最强的人。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他们也会离其梦想越来越接近、变得越来越强。这正好反映了日本人对强者的崇拜,对能。

源,信息载体多样化,比如多媒体光碟,PDA,电子书刊,数据库,互联网,等等,学习载体从单元发展为多元,从静态转化为动态。③学习终身化。作为学习型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把被动学习和自学两种方式有效结合,形成终身学习的机制,并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学习的绩效如何,将直接与个人的聘任、奖惩等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可见,学习不再是学生时代的事情,将贯穿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一个人要面对社会竞争与挑战,就必须不断更新、补充知识,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活到老、学到老。

2.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原因和目的

在学习型社会中,无论学习载体发生怎样的变化,传统的读书、看报和现代的网络手段,仍将成为人们学习的两种主要形式。传统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服务于读者,数字图书馆以经过加工、整序的数字化信息为读者导航,图书馆永远是人们继续学习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它存在于社会之中,与社会的发展紧(六)“物哀”的审美观

“物哀”是日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是日本文学的基调。这种审美意识自古已有之,早已渗透到了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之中。比起欢欢喜喜的大团圆结局,感性的日本人更容易被悲情的结局所打动。在日本动漫中常常能感受到这种独特的哀伤。《犬夜叉》在第一集就出现了被封印在樱花树上达50年之久的半妖犬夜叉,随着封印的解除,一段哀伤凄婉的爱情故事揭开了面纱:善良的巫女和被人类唾弃的半人妖因为一样的孤独一样的寂寞而相互理解成为知己,并最终抛开世俗的偏见相爱了,然而美好的恋情却因为一场可怕的误会而最终以令人心痛的方式终结了。相恋的两人早已生死相隔,那份爱而不能的悲伤却在故事行进中时常流露出来,飘零的樱花树下那孤独地眺望远方的背影,会在一瞬间攫取你的知觉,只剩下心口那一抹淡淡的忧伤,而女主人公———现代女孩戈薇却要在此情此境中既要对无法忘怀已故恋人的犬夜叉给予最大的宽容,又要隐忍着无法得到心上人全部的爱的痛苦。在这样的故事中人们甚至不知道是该为死去的巫女桔梗哀伤,还是该为活着却独自背负悲惨命运的犬夜叉和饱受情感折磨的戈薇而哀伤。这似乎也正是作者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如同它的配乐《哀歌》一样,让人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其哀伤之美中。是哀却很美,这大概就是日本民族物哀之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寒若冰.浅谈日本动漫文化的草根性特点.民俗研究,

2007.03.

[2]李燕.浅析日本的动漫文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7,VOL25,(7)

[3]刘月蕊.对日本动漫流行的深思.电影评介,2007,(21).[4]袁强,张贤子,丛昌楠.从日本动漫产业看中国动漫的现状.电影评介,2008,(21).

[5]王师洁.探寻日本动漫背后的文化特质.安徽文学,2006,(12).

[6]袁强,张贤子,丛昌楠.从日本动漫产业看中国动漫的).

30

笔耕文化传播(http://www.bigengculture.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18浅析日本动漫中的民族特性等内容。

12

 

 

下载地址:18浅析日本动漫中的民族特性.Doc

  【】

最新搜索

浅析日本动漫中的民族特性

商林网企业名录

研究生综合英语重点 & 考试题型

CAD图样

15《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大全

电信行业客户细分

大型仪器一般都使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计算机与仪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因购货退回等发生国库直接支付款项退回的,属于以前年度支付的款

XX桥梁工程静载试验报告01

小班益智区观察记录


  本文关键词:浅析日本动漫中的民族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26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5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