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语言素养—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生长点
本文关键词:电子语言素养—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生长点
【摘要】:本文主张突破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模式,重新审视信息技术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机整合信息技术和外语教学培养具有电子语言素养的新型高等教育人才,以满足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论述了电子语言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并结合中外教学案例探讨了培养电子语言素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关键词】: 电子语言素养 外语教学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基金】: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 吉林大学研究生公共教学改革项目
【分类号】:G434;H09
【正文快照】: 1引言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已经不再仅仅是工具或媒介,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环境。很多英语读写、沟通活动都从以纸质媒介为主的传统媒体转移到计算机和网络空间,大量网络知识和信息也由英语承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淑平;;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J];情报科学;2009年06期
2 张薇;;英语数字素养的研究型评价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凤;刘宇慧;;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动态评估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胡姝夏;李楠;;论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吴文妹;;信息素养对进修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学习和教学观念的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1期
4 冯丹丹;;我校英语专业开设网络阅读课程的构想[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3期
5 张铭涧;车晓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兼论其对外语教学科研的启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汤罡辉;倪莉;曾志芳;张红;;基于松散合作模式的信息素养教学调研——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2年03期
7 张霞;刘志兰;杨劲松;;我国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现状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佳杰;“因特网英语学习入门”课程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陶丽;基于网络英语写作项目中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均兵;;信息素质的概念建构[J];图书与情报;2007年02期
2 赵建民;师范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07期
3 吴筱萌;温岩;汪琼;;北京市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12期
4 刘跃军;;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惠玲;曾玉;;论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03期
2 曹东云,黄娟;信息技术支持的反思性外语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3 张春阳;罗雷;;信息技术在翻译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现代情报;2007年12期
4 谢福荣;;如何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歌曲和音乐[J];国外外语教学;1995年03期
5 鲁晓莉;;浅谈外语教学中交际法的运用[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马晶,朱莉;外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兼谈文化差异与语言教学[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徐敏,敬中园;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马永辉,王立梅;论外语教学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9 陈桂琴;从语用失误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曹琳;加入WTO与中国外语教学改革[J];理论界;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东云;;信息技术支持的反思性外语教学[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启示[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咏梅;;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程东元;沈彩芬;;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伍治国;;调整民族院校外语教学语种势在必行[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龙静;;语法—翻译法概述及其影响[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蒋铁海;;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徐晓菲;;浅谈汉英句法之差异[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9 李安嫦;李禹;王静;;回顾与展望:跨文化交际在中国的发展——三本外语教学学术期刊的综述[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陈光浦;;外语多媒体资源库体系建设研究[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金义;新疆民文信息技术国际领先[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6年
2 记者 高海涛;周济会见欧盟多语言事务委员奥尔班[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党琦;老美有心学汉语,学校无奈缺师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刘晋(作者单位: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语文信息技术的作用[N];中国民族报;2003年
5 李学江;外语、安全与反恐[N];人民日报;2006年
6 王海晋;想做“汉语外教”需谨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铜鼓二中 刘和生;外语教学如何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N];宜春日报;2007年
8 罗菲;双语教学走进东北财大[N];财会信报;2009年
9 陈光磊;像敬爱母亲那样,敬爱我们的母语[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10 李琼;上课讲外语就是双语教学?[N];贵阳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任庆梅;构建外语环境下的中介语发展认知心理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芸;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术语概念体系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8 项成东;等级幽默的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武建国;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胜;网络信息和多媒体语境下的外语教学[D];湘潭大学;2006年
2 郭文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双语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凌志;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肖益军;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策略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于珊;新媒体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张颖;中介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董雯慧;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慧;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青;中英习语价值取向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蒙梅;语言输出中注意功能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02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0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