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民族认同视野下的北朝语言文字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9:25

  本文关键词:民族认同视野下的北朝语言文字认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北朝 语言文字认同 鲜卑语 民族认同 北魏


【摘要】:在北朝拓跋鲜卑与汉族逐步实现民族认同的大背景下,原本作为拓跋鲜卑母语的鲜卑语,在与汉语的接触和竞争中逐渐被拓跋鲜卑自上而下弃用而趋于消亡,融入了鲜卑语的汉语言文字成为融合而成的鲜汉民族共同体唯一的语言文字。民族认同的大势、鲜卑语语言生态环境的消解和统治者禁断鲜卑语的政策导向共同促使北朝语言文字认同最终实现。北魏统治者和拓跋鲜卑民众对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北朝语言文字认同与民族认同相辅相成,为鲜汉民族共同体的成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北朝 语言文字认同 鲜卑语 民族认同 北魏
【分类号】:H211.2
【正文快照】: 语言和文字是在思维和交际等环境中使用的最为重要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根基和主要载体,又是重要的民族要素之一。语言文字认同是指群体或群体中的个人对某一种语言及其文字承认、认可的趋同过程或结果。语言文字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又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华权;;汉语亲属称谓前缀“阿”成因再探——兼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语对中古汉语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赵文工;“哥哥”一词的来源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何德章;;北朝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一[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6年00期

4 阿尔丁夫;谈《敕勒歌》的族属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01期

5 高人雄;;十六国时期的慕容鲜卑歌[J];西域研究;2006年02期

6 冯广艺;;论语言接触对语言生态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学,王建萍;《李寄》主题刍议——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姜志燕;张蔚;;论建安悼亡题材的缺失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曾晓梅;;七言诗溯源——最早的完整七言诗的新证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9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林冬晴;余慧;;盘龙山与汉、藏佛教的普贤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宋国庆;;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6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7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邵正坤;;论北朝时期鲜卑的家庭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连湘;从《世说新语》复合词的结构方式看汉语造词法在中古的发展[J];东疆学刊;2001年03期

2 聂鸿音;鲜卑语言解读述论[J];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3 黄树先;古文献中的汉藏语前缀~*a-[J];民族语文;1997年06期

4 齐焕美;;试论北方词缀“阿”的消失[J];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均;《汉语拼音方案》与少数民族文字[J];语文建设;1983年02期

2 ;消息[J];语文建设;1983年05期

3 周光庆;;从同根字看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4 于建坤;语言文字界知名人士指出——二十一世纪将是汉语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J];汉字文化;1989年03期

5 冯志纯;谈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3期

6 ;高等院校语言文字工作汇报会在成都召开[J];语文建设;1997年07期

7 潘钧;评《当代语言文字理论的新构想》及其“语言文字理论”[J];福建外语;1997年04期

8 王家爱,李端梅;论高校语言文字工作[J];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9 谢远义;切实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J];语言与翻译;2003年03期

10 杨琳;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启动语汇分标委在南开成立[J];辞书研究;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钺;杨建政;;全方位入手,提高学校语言文字品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2 李宇明;;把握信息时代脉搏,全力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代序)[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4 陈新;;得体,才有谐趣——关于语言文字玩笑中得体修辞的几则笔记[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徐川山;梁玉玲;;在探索中前进——谈《语言文字周报》的编辑工作[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6 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的若干思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7 黄开植;李胜春;;期刊编辑与作者文风[A];学报编辑文集[C];1991年

8 奚博先;;把语言放到信息范畴中来认识——关于语言的哲学思考要点[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陈平;;新课程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及有效性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王荣沛;;错别字的源与流[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云;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语言文字环境[N];延边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彭松;乐山创建语言文字二类城市通过省级评估[N];乐山日报;2008年

3 记者 呼布庆;我市召开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动员大会[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4 记者 孙宜华 通讯员 黄艺;第六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在连召开[N];连云港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柳文华;5县通过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巴桑次仁 整理;推动藏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N];西藏日报;2010年

7 苏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并行不悖[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陈文R,

本文编号:1032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32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