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阶段日本学生常用个体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发布时间:2017-10-19 02:03
本文关键词:中级阶段日本学生常用个体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摘要】:丰富的量词是汉语词汇的鲜明特点之一,而其中的个体量词又因其自身特点,成为学习者正确掌握和运用汉语的难点之一。对于母语中存在量词(“助数词”)的日本学习者来说,目的语量词与母语助数词对个体量词学习的双重影响就更加明显。本文基于前人对汉日个体量词的对比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偏误语料,,归纳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原因,并给出教学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调查过程的描述和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中级阶段日本学生的常用个体量词习得情况,统计问卷数据,进行大致的结果分析。另外,我们通过个别访谈了解日本学生对量词的学习感受。 第二部分从日本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实际出发,对问卷中的偏误进行类型划分和原因分析。根据数据结果,我们把偏误类型划分为误用近义量词、误用同音量词、误用助数词、误用量词“个”、误用其他量词等情况。偏误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因素主要有汉语量词与助数词在形式、结构、使用范围、使用效果以及使用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汉语量词使用规则的干扰;主观因素主要是就学习者而言,学习者在个体量词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思维记忆上的不同。 本文第三部分根据前两部分的偏误的统计结果、分类以及形成原因,比较了几本汉语教材在量词上的编写特点,提出了一些编写意见。在教学方面的建议主要是围绕汉日量词对比、量词辨析、量词归类、量词操练等方面展开。另外,我们建议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构建其量词词汇体系,通过情景操练和交际活动,巩固学生量词的习得,拓展学生使用量词的渠道。
【关键词】:日本学生 个体量词 偏误分析 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5
- 1.1 选题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综述9-15
- 1.2.1 汉日量词对比研究概况10-13
- 1.2.2 汉语量词偏误研究概况13-15
- 1.3 研究范围、调查对象和语料来源15-22
- 1.3.1 研究范围15-21
- 1.3.2 调查对象21-22
- 1.3.3 语料来源22
- 1.4 采用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22-25
- 1.4.1 研究理论22-23
- 1.4.2 研究方法23-25
- 第二章 中级阶段日本学生常用个体量词偏误调查与分析25-35
- 2.1 日本学生常用个体量词习得情况的问卷调查25-32
- 2.1.1 调查对象统计25
- 2.1.2 调查问卷设计25-26
- 2.1.3 调查结果统计26-30
- 2.1.4 调查结果分析30-32
- 2.2 日本学生汉语个体量词使用情况的个别访谈与观察32-34
- 2.3 小结34-35
- 第三章 中级阶段日本学生常用个体量词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35-49
- 3.1 中级阶段日本学生常用个体量词偏误类型35-40
- 3.1.1 误用量词35-40
- 3.1.2 量词遗漏40
- 3.2 中级阶段日本学生个体量词偏误的形成原因40-47
- 3.2.1 汉日个体量词不同特点的影响40-42
- 3.2.2 个体量词使用规则的干扰42-45
- 3.2.3 学习策略和心理因素的影响45
- 3.2.4 思维记忆的影响45-46
- 3.2.5 学习方法的影响46-47
- 3.3 小结47-49
- 第四章 个体量词偏误研究对对日汉语个体量词教学的启示49-59
- 4.1 教材编写方面49-53
- 4.2 课堂教学方面53-58
- 4.2.1 中级量词教学要重视与助数词的比较53-54
- 4.2.2 中级量词教学要重视量词的辨析54-55
- 4.2.3 中级量词教学要重视个体量词知识的运用55-56
- 4.2.4 中级量词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56-57
- 4.2.5 中级量词教学要重视情景操练57-58
- 4.3 小结58-59
- 第五章 结语59-61
- 5.1 本文的主要观点59
- 5.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59-61
- 参考文献61-65
- 附录 165-67
- 附录 267-69
- 致谢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兰;;汉日量词对比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2期
2 李晓媚;;中日量词的比较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11期
3 秦礼君;浅析汉日数量词的表达位置[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4 崔];;中日两语量词用法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1年01期
5 李庆祥;;日语数字的写法和用法——兼与汉语数字用法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1年03期
6 夏爱冰;;日语的「助数奮」与汉语的“量词”[J];日语知识;2011年01期
7 许玉岭;;汉日量词对比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日语助数词的研究史[J];外国问题研究;1996年03期
9 崔贞林;;汉日量词语法性质及修辞功能对比分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郑懿德 ,高桥由纪子;汉日名量词琐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01期
本文编号:1058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5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