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网络征婚广告的顺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7:15

  本文关键词:网络征婚广告的顺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征婚广告 顺应论 语境 语言语境 交际语境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单身者开始选择在征婚网站上发布征婚启事。为实现征婚的目的,征婚者通常会在征婚广告的结构、行文、内容上步步为营,颇费心思。近二十年内,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从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不同维度对征婚广告进行研究,但是很少研究触及征婚广告的深层次的生成与理解。本论文将从语境顺应的角度,以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分析网络征婚者在征婚过程中是如何通过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选择来达到语境顺应以实现找到理想伴侣的目的。 本论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网络征婚广告实例,首先从美国的著名征婚网站Match.com和plentyoffish.com上随机抽取了各50篇征婚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尝试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这100则美国网络征婚广告的语言特征,旨在对这些广告语言本身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征婚广告是如何顺应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网络征婚广告主要是通过篇内衔接、互为语境性和话语序列三个维度来实现语言语境顺应。对篇内衔接的顺应主要体现在一系列衔接手段的使用上,例如连词、前指、省略、代替和结构相似等,在结构上形成某种程度的衔接,在语义上实现关联与连贯;在互为语境性方面的顺应体现在网络征婚广告的语篇特征受主题、语言风格、文体特征(如文本中出现的引用、典故等)的影响和制约,语篇之间互相影响与联系,形成互文;对话语序列的顺应主要表现为语篇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大部分网络征婚广告遵循一定的共性排列顺序。其次,网络征婚广告对于交际语境的顺应主要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三个方面展开。对于心理世界的顺应主要分为对征婚者和受众的顺应。征婚广告既要顺应征婚者的心理动机,确保征婚广告能实现预期目的;同时还要顺应受众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受众能否正确解读网络征婚广告是征婚者实现预期目的的前提。征婚者囿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之中,故其言语的选择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征婚广告也是顺应社会规约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的结果,其中文化方面主要包括美国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和未来取向的时间观念。此外,网络征婚广告必须充分考虑到受众的物理世界,顺应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顺应论为我们研究网络征婚广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网络征婚广告的语言。与此同时,我们希望本文能对征婚者有所借鉴,在征婚广告制作中能顺应受众的心理,创造出更好的广告语言;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网络征婚广告,达到更加有效的双向交际目的。
【关键词】:网络征婚广告 顺应论 语境 语言语境 交际语境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5
【目录】:
  • Abstract4-7
  • 摘要7-12
  • Introduction12-16
  • 0.1 Background12-13
  • 0.2 Aims13-14
  • 0.3 Research Methodology14
  • 0.4 Organization14-16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16-34
  • 1.1 A Brief Survey of Dating Advertisements16-23
  • 1.1.1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Dating Advertisement17-19
  • 1.1.2 Classification of Dating AdveIrtisements19-23
  • 1.2 Previous Studies on Dating Advertisements23-31
  • 1.2.1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Dating Advertisements23-27
  • 1.2.2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Dating Advertisements27-29
  • 1.2.3 Linguistic Studies of Dating Advertisements29-31
  • 1.3 Summary31-34
  • Chapter 2 Adaptation Theory34-50
  • 2.1 Key Notions34-38
  • 2.1.1 Making Linguistic Choices35-36
  • 2.1.2 Properties of Language36-37
  • 2.1.3 Angels of Investigation37-38
  • 2.2 Contextual Adaptation38-47
  • 2.2.1 Linguistic Context40-41
  • 2.2.2 Communicative Context41-47
  • 2.3 Summary47-50
  • Chapter 3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Online Dating Advertisements50-72
  • 3.1 The Lexical Features50-60
  • 3.1.1 Dominant Use of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s51-54
  • 3.1.2 Frequent Use of Monosyllabic Verbs54-56
  • 3.1.3 Preferred Use of Positive Adj ectives Concerning Physica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y56-60
  • 3.2 The Syntactic Features60-67
  • 3.2.1 Frequent Use of Simple and Elliptical Sentences60-63
  • 3.2.2 Frequent Use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63-65
  • 3.2.3 Frequent Use of Conditional Sentences65-67
  • 3.3 Discourse Features67-70
  • 3.3.1 Various Kinds of Cohesive Devices68-69
  • 3.3.2 Coherence Within Every Discourse69-70
  • 3.4 Summary70-72
  • Chapter 4 Adaptation of Online Dating Advertisements to Context72-106
  • 4.1 Adaptation to Linguistic Context72-82
  • 4.1.1 Adaptation to Cohesion73-76
  • 4.1.2 Adaptation to Intertextuality76-80
  • 4.1.3 Adaptation to Sequencing80-82
  • 4.2 Adaptation to Communicative Context82-104
  • 4.2.1 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82-92
  • 4.2.2 Adaptation to the Social World92-99
  • 4.2.3 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99-104
  • 4.3 Summary104-106
  • Conclusion106-112
  • Bibliography112-118
  • Appendix118-120
  • Acknowledgements120-1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喜明;殷宁;;中英征婚启事的文化价值论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许传新,王平;大龄青年初婚与再婚择偶标准比较——对1010则征婚启事的量化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1期

3 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年06期

4 池昌海;二十年征婚启事语体特征变化分析[J];修辞学习;2003年01期

5 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年04期

6 乐国安,陈浩,张彦彦;进化心理学择偶心理机制假设的跨文化检验——以天津、Boston两地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为例[J];心理学报;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1068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68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4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